包廣莉
摘 要: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并有效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他們計算機知識水平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的目標。該文主要闡述“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相關含義,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并提出如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的教學法。
關鍵詞:任務驅動 中職 計算機基礎課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173-01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在各行各業中都有涉及,這就使教育工作者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要采取與時代背景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從而使他們的計算機能力達到計算機技術發展速度的要求。“任務驅動”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基本上可以滿足中職培養初、中級技術人才的要求,通過采用這種教學法,可以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的狀態,使他們積極參加到學習中,主動完成計算機教學任務,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1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含義
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指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以一個任務活動為中心,在自身對問題的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借用學習資源,進行自主研究探索或與他人協作的學習,最后不僅可以完成學習任務,又可以促使學生產生一種學習欲望的實踐活動[1]。“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它要求“任務”具有目標性,并創造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
計算機基礎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每個專業都開設的一門計算機應用課程,主要包括計算機文化基礎、各種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以及計算機網絡安全等內容。這門課程具有實踐性比較強、動手操作性強、創造性強以及更新換代的速度比較快等特點。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正好符合這門課程的特點:即將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每個學習任務的分支中,通過上機操作完成每個部分的課堂作業來實現教學目標,學生通過對具體的上機任務進行分析討論,并根據相應的理論知識板塊,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積極的運用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操作,達到用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聯系的目的以后,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面對更新換代的計算機應用問題,也能自主的通過基本理論知識來學習實踐操作技能。
2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1 創建情境與提出任務目標
創建學習情境可以激發學生聯想,并喚起學生本身已有的認知結構,并利用已掌握的經驗和知識,對新知識進行通化或順應。中職計算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聲光電技術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提出真實的任務目標。并且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來創設任務,既要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相銜接,又要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的要求。另外,還要結合計算機基礎各個章節和板塊知識的相關度設置任務,通過開放、梯度、綜合化的任務類型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2]。
2.2 分析任務并確定方案
教師在創設任務和目標之后,不能馬上給出講解和分析,而是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明確任務所涉及的知識點板塊,不斷的細化知識點,并引導學生由粗到精的逐漸細化任務并解決任務。在學生嘗試解決任務的時候,盡量提醒學生根據任務的隱含知識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只能對學生起著引導性的作用,要求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2.3 協作探索并獨立完成
經過任務分析和方案確定的階段,學生就要進入實踐創作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要獨自利用計算機完成任務的實踐操作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培養他們處理問題時的協作精神,學生在圍繞任務進行方案制定時,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并積極進行嘗試與探索,完成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建構、掌握及運用的目標。
2.4 對實踐作品進行評價和總結
在這個階段中,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和經驗總結,這是“任務驅動”教學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教師可以采取教師點評和學生自評等方式,對學生最終的實踐成品進行評價總結,評價作品的過程中,教師應將更多的關注放在學生的參與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以及在解決問題中或得的經驗教訓上,而不是局限于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3]。
3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3.1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此同時,也要科學合理的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適時的給予點撥,但教師不能代為操辦一切,只有兩者有效結合,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3.2 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合理的設置教學任務
雖然“任務驅動法”與計算機基礎教學特點相適應,但并不是所有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都能適用這種教學法,如對于計算機硬件和計算機基礎知識等理論性比較強的知識的學習時,應該慎重選擇教學方法。同時在使用該教學法的時候,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教師還要注意對教學時間的調整,從而充分保證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時間[4]。此外,教師在設置教學任務時,還要注意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掌握知識的狀況,設置教學任務既要與中等職業教育的相求相符合,還要與計算機基礎教學特點相符合,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科學高效性。
4 結語
計算機科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科學,實踐表明,“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加強學生的操作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中也必須注意一些問題,要根據具體情況慎重選擇教學方法,不能盲目照搬照套,才能使“任務驅動”教學法真正的為教學目標服務。
參考文獻
[1] 楊梅.案例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網絡財富,2010(20):45.
[2] 王涓.“任務驅動”教學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探討[J].經濟師,2011(8):16-17.
[3] 耿玉營.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課中的運用[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3(7):45-46.
[4] 佟玉梅.任務驅動和成果展示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中的研究與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