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集土地節約利用、城市名片等諸多優點和功能于一身的高層建筑大量的投入使用。高層建筑在提升城市現代感的同時給消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這類建筑一旦發生火災煙氣蔓延速度極快、危險性大、撲救難度大,而且人員疏散十分困難,稍有不慎往往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與突飛猛進的高樓設計技術和發展形勢相比,高層滅火救援技術研究與應用相對落后,消防救援難題越來越凸顯。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提高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能力,便成為消防工作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層建筑 火災撲救 戰法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219-01
我國在城市化進程中高層建筑不斷增多,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高層建筑在提升城市現代感的同時給消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煙氣蔓延速度極快、危險性大、撲救難度大,而且人員疏散十分困難,稍有不慎往往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我們只有了解高層建筑結構和火災特點,充分利用我們的人員和現有裝備,采用合理的戰術,有的放矢,才能成功撲救高層建筑火災。
1 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
煙氣蔓延速度極快,數據顯示,火災初期階段,煙氣在水平方向的擴散速度大約為0.3m/s左右;發展到燃燒猛烈階段煙氣在水平方向擴散速度為0.5~3m/s。
高樓火災蔓延速度快、危險性大、破壞力強一定程度上源于高層建筑的“煙囪效應”。高層建筑內部有大空間的中庭和大量的管道豎井、樓梯間、電梯井等各種橫、豎向管井、通道,一旦發生火災,這些部位就成了一座拔風的“煙囪”,加速火勢的蔓延,而且建筑物越高“煙囪效應”越明顯。
人員疏散困難。高層建筑層數多、垂直距離長、疏散時間長、人員集中等特點,給發生火災后人員疏散增加了難度。盡管我國現役執勤的消防隊登高消防車已逐步開始普及,但是數量有限,舉升高度也遠落后于當地的建筑高度。我國的現狀是多數高層建筑安全疏散必須依靠樓梯。緊急情況用于逃生時,樓梯間內根本無法保證安全,堆放雜物、閉門器損壞等現象比比皆是,嚴重影響疏散逃生。
火災撲救難度高。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室外撲救主要依靠舉高車和高噴車,而這些車輛的施展又需要一定的空間,當外部力量難以介入時要依靠室內消防設施。但是目前,許多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還不夠完善。
2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戰術思想
2.1 充分利用由執勤中隊趕赴事故現場的時間
首戰中隊的指揮員在行進途中要與指揮中心或報警人積極聯系,盡可能多地了解災情信息,事實證明,有經驗的指揮員往往會充分地利用由中隊趕赴火場的時間了解大致情況,并根據火災情況和救援的力量在腦海中初步形成作戰思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到達現場后通過外部偵查和詢問有關人員快速了解情況,根據火場初步偵察情況,快速確定起火點、進攻路線、力量部署、供水方式和指揮部位置,果斷決策。
2.2 充分利用高層建筑的固定消防設施
高層建筑火災要堅決樹立“以固為主、固移結合”和“內攻為主、外攻為輔”的作戰意識。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應主要依靠建筑內供水管網以及各種固定滅火設施,樹立使用室內消防滅火設施自救為主,各種外部消防裝備為輔的指導思想。消防隊到達火場后應立即尋找水源,并在水源處留守力量,到場的指揮員和戰斗員要沿著制定的進攻路線進入著火層,打開消火栓滅火,還要根據火場用水情況,視需要通過消防水泵接合器向室內管網供水,補充消防用水量。
果斷內攻、輔以外攻,如果現場條件許可,一定要第一時間內攻,內攻一是要注意內攻指戰員應配備好安全防護裝備器材,利用消防電梯或樓梯快速到起火層下層作為進攻起點。二是堅持“以固為主”的原則,充分利用高層建筑內的現有固定消防設施,展開戰斗。三是要安排力量梯次進攻滅火,確保官兵的人身安全。四是要利用消防車向泵接合器或建筑底層室內消火栓加壓供水,要保證室內管網水壓充足,保證戰斗用水持續不間斷。外部的作戰人員要占據有利的地勢設置水槍、水炮陣地,阻截火勢蔓延。
2.3 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救人救火統一結合
高層建筑一般具有人員聚集的特點,因此消防指揮員在到達高層建筑火災現場后,必須貫徹“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第一到場官兵一是要迅速查明著火建筑內被困人員的數量和分布,布置消防官兵組成搜救小分隊,快速及時疏散搶救樓內被困人員,盡最大可能減少人員傷亡。二是要堅持救人與滅火有機統一,充分利用各種排煙降塵設施快速排煙降溫,減輕濃煙高溫對被困人員的威脅,掩護搜救小分隊深入建筑內部救人。三是要樹立滅火就是為救人的思想,果斷處置,控制火勢,充分利用水槍、細水霧水槍、排煙機排除煙霧,阻止火勢蔓延。在有些火勢能夠及時控制情況下不能機械搬用“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要集中兵力控制火勢,力爭及時撲滅控制火災,不能一味強調救人,不顧及火勢發展,導致人沒救下來,火勢也已經擴大。被困人員和消防隊員自身安全也難以保障。
2.4 搞好后勤保障
高層建筑火災救援難度大,耗時長,指揮中心在接到報警和反饋信息的同時必須第一時間增派增援力量,考慮后勤保障問題。一是后方供水要及時。撲救高層建筑火災,供水問題直接關系到滅火戰斗的成敗,而且必須保證水壓和持續性。向高層著火建筑供水的方法必須根據火災現場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力求簡單有效。二是現場損耗器材的補充,諸如各種類型的滅火器、空氣呼吸器、破拆工具、照明燈具等的消耗和需求很大,不僅要準備足夠的數量,而且還要綜合考慮運輸到一線的方式。三是人員的替換要及時。惡劣的火場環境,對一線戰斗人員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挑戰。為了保證救援工作持續不間斷,要及時地補充新的撲救力量或者對現有力量的相互調換。
3 加強責任區中隊六熟悉和演練工作
責任區執勤中隊要始終把“六熟悉”作為業務訓練工作的重點,務必使官兵充分掌握轄區內的實際情況,能夠做到第一時間到達事故地點、第一時間進行處置,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執勤中隊要通過預案演練,認真規范高層建筑火災的滅火戰斗行動程序,實現人員、裝備與技戰術的有機結合,提高部隊快速反應能力和作戰能力。
4 結語
任何事物都是有規律的,火場亦是如此。進行科學分析階段,靈活運用戰術,把握好進攻與撤退的時段,有效地指揮部隊完成滅火、救援任務,是消防部隊指戰員學習研究的重點。為了更好地完成撲滅高層建筑火災的戰斗任務,就要從火災的特點和規律出發,把握滅火戰斗策略,掌握各方面知識,充分利用有限的裝備技術應對高層火災,確保將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孫寶巖.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戰斗編程問題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0.4.
[2] 王嚴.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對策[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