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和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全國一些大型城市中興起了新一輪全方位、大規模的規劃,改造和建設。一大批具有新時代特點和城市個性的文化廣場開始出現了,并迅速得到了推廣。隨著城市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流行,人們對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喜愛,廣場群眾音樂文化成了都市休閑活動的必備項目。廣場群眾音樂文化在豐富大眾生活、引導大眾道德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依據新時期城市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實際發展情況,研究城市的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社會功能。
【關鍵詞】新時期;城市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社會功能
廣場文化,是城市廣場所呈現的文化現象,是新時期下群眾文化新的表現形態。城市廣場為廣場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活動場所,而群眾文化也日益顯露出它獨特的魅力。廣場群眾音樂文化是廣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發展推動了廣場文化的發展。音樂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之一,人們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演奏盡情的展現自己,同時也享受著音樂的美感。廣場音樂文化雅俗共賞、兼容并蓄,得到越來越多的民眾的喜愛。城市廣場群眾音樂文化在社會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本文依據目前的實際情況,簡單地探討一下城市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社會功能。
一、城市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發展現狀
(一)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和多元化
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形式呈現出多樣性,比如晨練和打太極,晚上的廣場舞等,這些活動中民眾不再只是觀賞者,而成為了其中的一員。正真的享受與民同樂的樂趣。文化公園里有三五成群的團隊在演唱自己喜愛的歌曲,吹拉彈唱各人盡顯自己的才能,他們彼此之間配合融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還有不少的戲曲演繹也在這里登臺獻映,吸引了不少老少觀眾,豐富了民眾生活,也提高了民眾的素養。廣場群眾音樂文化還具有多元化。參加的人群也從原先的老年人到如今的老中青少不同年齡階段的人,而參加的人群的職業不同,性別不同并且男性的數量也在逐步的增加。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廣場文化就是下下棋、喝喝茶、遛狗逗彎,當前廣場文化有了新的發展,跳舞包括民族舞、流行音樂舞、搖滾音樂舞等等。廣場音樂文化越來越豐富了民眾的業余生活,同時大大提高了民眾的文明素養。
(二)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健康性
廣場群眾音樂文化是一種自發的行為。它沒有組織者,卻能聚集較多的民眾參與到其中來,民眾在其中自娛自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同時它還是一種健康的運動,廣場音樂文化的發展與推廣使得更多的民眾走出家門,得到了更多交友的機會,打破了城市戶戶獨立的狀態,使得和諧社會的建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政府對這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應給予倡導,培養一些文化參與者,進一步壯大民間這種廣場群眾音樂文化,通過這種群眾帶動群眾的方式,使廣場群眾音樂更具有專業性。鼓勵民眾參與廣場群眾音樂文化,既提高自己又有益大眾。
二、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社會功能
(一)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休閑娛樂功能
廣場群眾音樂文化大多是在民眾的業余時間進行的,晚上或者是早上,還有就是在雙休日,這些業余時間進行集體廣場舞使得大部分人在休閑的時候得到了更好地休息,身心愉悅,緩解壓力。因為時間的自由。沒有約束,也使更多的人愿意走出家門,參與到集體廣場舞中。
(二)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抒發情感功能
廣場群眾音樂文化是民眾自發組織形成的,其中有編曲者、有編舞者、有領舞者,這些人在實際的廣場群眾音樂文化中發揮了自己的才能,也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同時這些學習跳舞的人可以在跳舞的過程中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進而改善自己的內心想法。廣場群眾音樂文化承載著民眾的共同心聲,在公共的場合下更適合抒發內心的不適。
(三)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文化交流功能
廣場群眾音樂文化是最具公共性和開放性的。這是一種最基本的文化交流方式,發自于群眾,流行于群眾,使得民眾有了另一種方式與文化接觸,不再覺得文化是高高在上的,是知識分子的特有的,他們也可以是文化人。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廣場群眾音樂文化迅速在各大城市中興起,承擔起了文化交流的功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各具特色的音樂與舞蹈的傳入,豐富了城市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內容與形式,促進了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同時廣場群眾音樂文化充當著專業音樂與群眾溝通的橋梁,為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四)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教育導向功
廣場群眾音樂文化流行于各個地區,面向廣大的人民群眾,群眾參與面也較廣,無形中起到了教育導向的功能。廣場群眾音樂文化和一些基層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往往顯現出一些格調高雅、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展示了城市文化的精華和文化的優秀成果。在豐富與滿足民眾的文化生活的同時,提高了民眾的欣賞水平和審美意識,潛移默化的起到了教育導向的用。
(五)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經濟促進功能
先進的文化對經濟有促進作用。而廣場群眾音樂文化作為城市文化中的優秀文化,對地區的經濟發展也起著推動促進的作用。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為政府的公益事業文化事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為政府在加快文化的市場化改革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廣場群眾音樂文化在政府、企業、民眾的積極努力下成為了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文化場所。搞好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建設還有利于創造良好的城市投資環境。
三、小結
建設豐富多樣的廣場群眾音樂文化,可以豐富民眾的業余生活,有利于提高民眾的道德素質,有利于和諧城市的建設。廣場群眾音樂文化是當前我國社會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好廣場群眾音樂文化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要為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也應當積極的鼓勵與支持廣場群眾音樂文化的發展,適當的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使廣場群眾音樂文化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爭取在農村也發展這種有益大眾的文化,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朱敏.探索廣場文化與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內涵[J].內江科技,
2003(04).
[2]于紀偉,梁丹.廣場文化特征的幾點認識[J].戲劇文學,2003(11).
[3]李四中.組織開展文化廣場占領群眾文化的主陣地[J].戲劇文學,
2004(06).
[4]趙冰冰.淺談群眾文化廣場功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4).
作者簡介:李瑋瑋(1987—),女,浙江瑞安人,大學本科,在讀藝術碩士研究生,瑞安市文化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民族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