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玲
【摘要】在新課改的發展背景下,視唱練耳教學模式取得了突出的發展成就,經過多年來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其在實踐中有著重要的指導性意義。視唱練耳教學和專業性音樂教學有著本質性的差異,在實踐教學中必須采用新式教學模式,不斷擴展學生的學習領域,加強對音樂知識的了解。本文將以當前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為研究點,結合實際教學趨勢,對具體教學模式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視唱練耳;創新理念;管理模式
隨著音樂教學模式的不斷調整,社會對音樂教學的重視度逐漸提升,為了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現有的發展模式,必須重視視唱練耳教學的重要性,并在實踐中根據教學模式的變動,不斷優化教學措施,進而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由于音樂教學的學科基礎比較復雜,必須針對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的差異性,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一、當前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分析
隨著音樂模式的不斷更新發展,當前我國視聽練耳教學已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其教學模式不斷優化,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以下將對當前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忽視了個性化發展
基于現有教學模式的差異性,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確定個性化教學模式。但是由于學生受到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實踐教學中忽視了個性化教學的實踐。當前在視聽練耳課程實踐開發教學中由于沒有得到專業教師的足夠重視,導致專業性教學體系內容不健全。其次部分教師忽視了兒童個體的心里反應,甚至存在教學內容偏的情況[1]。
(二)教學內容復雜
視唱練耳教學種類比較豐富,其中包括多種電子類技術,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內容復雜的情況。當前視聽練耳教材種類比較多,其內容趨于多樣性,整體設計形式比較合理。但是根據教材可知,現有的音樂教材中插入很多精美的在圖畫,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是部分學生僅重視色彩的夸張度,對實際教學內容缺乏必要的了解,進而出現教學內容繁雜的情況[2]。
(三)教學方式的單一
教學方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性因素,在實踐中必須在原有的教學模式基礎上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原有的教學形式以灌輸式教學為主,教學工具是鋼琴,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視覺疲勞,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為了提升教學有效性,必須根據現有教學模式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心理差異,采用新型教學體系,并在實踐中不斷充實教學模式,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的目的。
二、創新理念在視聽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現有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適應教學需要。以下將對創新理念和視聽練耳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合理應用教材
基于當前視聽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必須在現有的發展基礎上合理應用教材。視聽練耳教材的內容來源于在優秀的音樂作品,在實踐教學中必須涉及到多種音樂內容,包括音樂作品、學習技巧和學習策略等。要想提升音樂學習的有效性,必須讓學生接受更多音樂內容的熏陶,盡量了解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音樂的特色,不斷豐富自身學習能力,強化知識應用體系。例如在和聲復調教學過程中,要按照不同專業的基本要求,將全部內容分為不同的程度,采用等級化教學策略。
(二)改進教學方法
視聽練耳教學模式和在普通音樂教學模式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在應用過程中要通過實踐訓練,不斷強化知識應用體系,并根據教學模式的差異性,進行階段性學習。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涉及到聲部視唱,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可以采用片段式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合唱中去。同時根據學生節奏感、音樂表現能力采用不同的培養方式。在節奏和旋律性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借鑒優秀創作模式,讓學生盡量表現自己,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不斷訓練音階、和聲音程,聲勢法可以用來訓練內心節奏感以及大腦、四肢的協調反應能力。多媒體教學模式是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教學形式,在實踐中多種中西樂器的豐富音色用于聽辨訓練,利用數字化發展基礎對音色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3]。
(三)進行多元化融合教學
視唱練耳教學是在多元化發展基礎上興起的一種教學模式,是以多元藝術為載體,在實踐中要想讓學生學到完整的理論知識,需要在現有音樂基礎上采用多元化融合教學體系。音樂教學是個復雜的教學體,在實踐中必須建立音樂聽覺系統,并按照系統的設計形式和發展需求,對音樂活動的種類進行分析,采用多種音樂活動提升學生的認知力,進而不斷提升音樂文化的傳播效果。多元融合發展是提升整體教學效果的重點,基于視唱練耳教學模式的特殊性,為了提升音樂知識的傳播效果,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傳播作用,不斷促進音樂文化的長久發展,超越視唱練耳學科的局限性,增添視唱練耳教學內容的靈活性。
三、結束語
針對視唱練耳教學形式的特殊性,在實踐過程中必須以現有的教學模式為出發點,同時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找到視聽練耳教學和音樂教學的共同點,在現有的發展基礎上不斷優化教學模式。任何一種學科在專業化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內外部的共同挑戰,基于該教學模式的針對性,必須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出發點,結合當前實際教學情況,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而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范建明.科學理念、基礎結構與創新意識——《視唱練耳分級教學系統》導論[A].音樂基礎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長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14,02(23):90-92.
[2]戴定澄.音樂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9(23):80-82.
[3]羅李蓉.對學琴兒童進行早期視唱練耳培養的重要性[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1,09(34):2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