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要】眾所周知,人的認知活動常常受情緒和興趣的影響,認知效果好的時候,人的情緒一般比較高漲;認知效果差的時候,人的情緒低迷。就如我們說的學生學習興趣強烈就喜歡學、主動地學、堅持學,反之則不好好學。本文通過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培養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音樂興趣;培養;激發;啟發
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接班人,他們的教育關系著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要想培養小學生的音樂藝術素質,健全他們的審美心理,就必須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有了興趣才能談發展素質。我們知道,孩子們的每一種興趣都是從活動和實踐中獲得的。那么,作為教師我們該怎樣引導孩子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呢?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闡述:
一、利用故事法來提高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一)利用睿智故事,提高興趣
以前我們音樂課堂上學習樂曲或歌曲前,常常會對孩子們簡單介紹一下作品的詞曲作者,很多老師忽視此環節,隨便讀讀敷衍了事,這樣既提不起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又浪費上課的時間。筆者認為,最好利用孩子們愛聽故事的方法,講上幾個既能讓其感興趣又能使其詳細了解作者的故事。如介紹譽滿中外的“交響樂之父”海頓時,我們可以多多向孩子們講述諸如這樣的故事:第四十五交響曲《告別》(又稱升f小調),尼古拉斯親王非常喜愛他在艾斯特哈齊城堡的宏偉宮殿和美麗花園,每年都要帶由海頓任團長的樂團去那里演出。1772年,尼古拉斯親王停留的時間比往年更長,樂師們很想念家人想放假回家,便向海頓求援。于是海頓就創作了這部《升f小調交響曲》,并在末樂章中暗示親王盡早返回維也納。在這個末樂章結尾的柔板處,樂器一個一個退出演奏,最后只剩下兩把小提琴將樂曲引向盡頭。在為尼古拉斯親王演出的時侯,在演奏這段柔板的同時,樂師們一個接一個分別演奏完自己的聲部,吹熄譜架上的蠟燭,然后離開,最后只剩下包括海頓在內的兩個小提琴演奏者,當他們也要離去時,親王似乎感覺到這種暗示,于是愧疚地給樂師們放了假。我們利用這個故事能使小學生知道海頓是機智、聰明的人。
(二)利用奇趣故事,提高興趣
《小狗圓舞曲》(Minute Waltz Op.64/1)又稱《降D大調圓舞曲》、《瞬間圓舞曲》或《一分鐘圓舞曲》,是肖邦在世時最后發表的圓舞曲。不少孩子一聽到《小狗圓舞曲》這首曲名就覺得很新鮮,都很想了解關于這首樂曲創作的背景。這時我們可以講一下這首樂曲的由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肖邦的情人喬治女士喂養著一條可愛的小狗,這條小狗經常追逐自己尾巴團團轉。于是喬治女士請求肖邦把“小狗打轉”的情景用音樂表現出來,肖邦把這首樂曲速度寫得很快,在很短的瞬間演奏完,作成了這首新奇的樂曲。全曲為簡單的三段體。在四小節序奏后,主旋律以反復回轉的形態出現,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中段則是甜美而徐緩的旋律,與第一段的急促形成鮮明的對立;第三段為第一段之反復。引導孩子們在無數美妙的音樂作品中,往往都有這樣一個個非常奇特的背景故事。
(三)利用德育故事,提高興趣
小學生愛唱流行歌曲,這是每個老師都知道的,我們如何引導孩子們學習流行歌曲,每個人方法各有千秋,筆者認為在流行歌曲背景中加入德育方面的小故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例如,在十月一日國慶節時,我們教授那首耳熟能詳、流傳廣泛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這首歌,既適合節日氣氛,又適合小學生演唱。教這首歌曲的時候,告訴孩子們這首歌詞的含義和它背后相關愛國的德育故事,這樣既讓孩子們喜歡上了歌曲,又在潛移默化中搞好了德育。
二、利用各種音樂環境來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校園音樂環境可以使孩子們置身于音樂藝術美的熏陶中。這不單單指課堂中的音樂學習環境,還應該延伸到整個校園的藝術環境。比如:1.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在大課間或音樂課外時,播放孩子們喜愛的校園歌曲或古今中外的樂曲,使小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環境中得到聽覺上的美得感受。2.我們可以在學校畫廊、音樂教室和音樂櫥窗里張貼古今中外著名音樂家肖像、四大類樂器的圖片等,讓小學生快樂的得到視覺上的藝術熏陶;3.我們也可不定期的開展各類文藝匯演、歌唱比賽、藝術展演等活動,讓孩子們親自參與得到行動上的藝術熏陶。這樣孩子們就會在各種音樂環境會受到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從而他們會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對音樂藝術保持熱情。
三、學會利用小游戲來提高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年紀小,天性是愛玩和好動,我們音樂教師要制定計劃,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創設符合符合孩子身心特點和小學音樂學科特點,能發揮孩子們特長的小游戲。這也很有利于培養出孩子們對音樂學習的濃烈興趣。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音樂學科本身的基礎上,創設融合于孩子們的“元素性音樂教育”小游戲??梢愿鶕钪械母鞣N生產律動、生活舞蹈編成適合小學生呢個表演的小游戲等來引導孩子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這樣在音樂教學中往往會起到另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四、學會利用美的事物來激發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孩子們認識音樂主要由聽覺和視覺來完成的。設計優美的板書和美麗的掛圖都能令小學生在教師創設的音樂情境中忘情的學習。例如,在教唱校園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時,我們可以利用視覺藝術效果把整個黑板畫成鄉間的小路,再畫上田野和鋤頭,在其中穿插畫上這首歌的樂譜,這樣孩子們一進課堂,就會被深深吸引住。課堂上就會格外的用心。又如《校園的早晨》這首歌曲,我們還可以利用學校大幅彩色照片引導,讓小學生唱著歌曲,聽著音樂在大腦中去創設最美的校園畫卷,或邊唱邊動手把自己創設的意境在圖畫紙上勾畫出來,從而更好的激發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小學生在音樂藝術美的享受中再現美的藍圖。
培養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方式方法很多,只有我們細心鉆研,就一定會找出適合孩子們的方法,真正的實現課程改革之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
參考文獻
[1]汪玲,李丹芬,胡曉,等.中小學音樂教師手冊[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10.
[2]沈濱凱.音樂教學與情感陶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