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引沁
摘 要: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對于民辦高校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培養合格人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領導體制、利益激勵、積極性調動、教書育人作用發揮、政策激勵機制、適應信息化等多重視角來看,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存在諸多問題。應該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大力加強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促進民辦高校健康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校 教師隊伍 黨建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2(a)-0233-02
加強民辦高校黨建,對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1]民辦高校教師通過教學科研、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等途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傳授給學生,直接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所以,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和大學生黨建,是民辦高校黨建的落腳點和核心工作。[2]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弄清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的現狀,是加強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價值。
1 領導體制視角存在的問題
領導體制是指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組織系統進行決策、指揮、監督等領導活動的具體制度或體系,它用嚴格的制度保證領導活動的完整性、一致性、穩定性和連貫性。
從法律角度看,民辦高校的領導管理體制基本建立,并且運行正常。《中國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高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董事會聘任和解聘校長,籌集辦學經費,決定教職工的編制定額和工資標準,決定學校的分立、合并、終止等。校長負責執行學校董事會的決定,聘任和解聘學校工作人員,組織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活動,負責學校日常管理工作等。而民辦高校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則是引導和監督學校遵守法律法規,參與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支持學校決策機構和校長依法行使職權,督促其依法治教、規范管理等。從上述規定來看,董事會和校長的職責清晰、明確,具有“硬約束力”。而黨委的引導監督作用則“較虛”,屬于“軟約束力”。
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民辦高校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市場經濟的產物。長期以來困擾民辦高校發展的最大困難是資金不足問題,隨著高等教育“擴招”,民辦高校的發展空間受到了公辦高校的進一步壓縮,民辦高校靈活的招生、培養機制的優越性降低,民辦高校的發展舉步維艱。董事長、董事會更多關注點是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招生、學科建設、教師招聘、畢業生就業等問題,對學院黨建關注、用心和支持力度明顯不夠。[3]學院專職的黨辦干部缺乏,經費保障不足,對教師黨員的獎勵力度低。這些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也不是簡單就能夠解決的。需要黨和國家給予民辦高等教育更多優惠與支持政策,更大地發展空間,從資金上給予民辦高校黨建,特別是教師黨建更多的支持。國家應該把民辦高校教師培養和黨建納入整個高校教師培養和黨建來統籌規劃,可以建立公辦院校和民辦院校“一對一”教師隊伍黨建的幫扶機制。這樣可以從體制機制方面給予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以大力支持。
2 利益激勵視角存在的問題
從實際調查發現,民辦高校就業是青年教師就業的第二選擇,公務員、公辦高校是他們的首選。他們選擇民辦高校主要是囿于自己的學歷、學位不具有競爭力。他們在民辦高校工作前3年時間內的辭職率最高,主要原因是民辦高校的工作待遇偏低。任職以后,他們首先追求的是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提高。參加黨組織的積極性較低。35歲以下選擇加入黨組織的教師不足20%。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員比例只有15%~20%,遠遠低于公辦院校65%左右的比例。院校對青年教師的首要要求的是教學科研能力和水平。對青年教師政治上積極進步的要求不是很高。[4]
民辦高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道德品格、學術作風,對大學生都有直接的重要影響。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當堅信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應該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有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追求,而這些都是黨性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黨員先進性的體現。所以,社會主義高校的教師,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都應該是優秀的共產黨員。
從利益激勵的角度,民辦高校教師加入黨組織的熱情不夠,固然有市場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但更多的是高校對要求加入黨組織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在思想政治、業務進修、職稱評定和晉升、個人情感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等方面關心、幫助力度不夠,使他們感覺不到加入黨組織對于人才培養、自身進步的必要性。因此,應該從人才培養的大視野和個人發展的小視野雙重視角看待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的重要性,應該把教師,特別是請青年教師思想政治進步和教學科研能力提高同步要求、同步規劃、同樣激勵。通過建立相輔相成的激勵和懲戒機制來提高教師加入黨組織的積極性、自覺性,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使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員在比較短的時間里比例有較大地提高。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指出,高校各級黨組織要關心黨員學習、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推進黨務公開,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環境;要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和考察,加強在優秀青年教師、優秀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因此,應該認真嚴格落實《條例》要求。
3 黨建模式視角存在的問題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辦好人民滿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接近,與學生接觸較多,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影響更直接,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
民辦高校教師以青年教師為主體,35歲及以下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5%以上。青年教師隊伍黨建,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理想信念追求、個人道德品質對大學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現實生活中,青年教師加入黨組織的積極性很低,教師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互不交叉融合,青年教師黨員先進模范作用發揮不夠。
因此,各級黨和政府,民辦高校舉辦人和校長,應該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青年教師隊伍黨建的重要性,切實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黨建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政治上主動引導、專業上著力培養、生活上熱情關心,促進廣大青年教師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要把青年教師和大學生黨支部混合編組,直接發揮青年教師黨員對大學生的傳幫帶作用。
4 黨建制度視角存在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國家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國家保障民辦學校舉辦者、校長、教職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國家對為發展民辦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資助民辦學校的發展,獎勵和表彰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等。這些政策和措施是極大地激勵了民辦高等教育發展。
作為民辦高校黨建重要組成部分的教師隊伍黨建,黨和國家沒有制定過專門的獎勵制度。在現實中,在民辦高校兢兢業業進行教學科研,為民辦教育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的教師黨員在黨和政府的各種獎勵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使民辦高校教師難以感受到黨和政府對民辦教育和民辦高校黨建的重視。黨和政府研究應該盡快研究、建立民辦高校教師黨員培訓和獎勵制度,在高校優秀黨員的評比中對民辦高校予以傾斜,激勵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
5 信息化建設視角存在的問題
知識改變命運,科技改變人生。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必須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提高人類生產能力,提高人類交往的廣度和深度。許多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了“網上黨校、網上黨支部”,大大加強了黨員之間的相互學習溝通,也使黨組織能及時掌握黨員的思想動態,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5]從現實情況來看,民辦高校多數處于市郊大學城,多數教師需要起早貪黑、長途跋涉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多小時時間到學校上課,民辦高校教師承擔的教學量也高于公辦院校教師。民辦高校老師很難像公辦院校教師那樣集中較長時間開展組織生活。因此,必須適應信息化建立“網上支部”,更多地利用網絡開展黨的知識的學習,開展思想交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黨建工作的效率。并且通過豐富多彩的網絡活動,調動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加入黨組織的熱情。
6 結語
民辦高校教師黨建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合格人才方面承擔著直接而重要的作用。由于社會的、學校的、教師個人的原因,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教師黨員隊伍建設,制約了教師先進作用的發揮。必須放矢地開展工作,大膽改革創新,提高民辦高校教師隊伍黨建的效率和效益,促進民辦高等教育的大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立軍,張森林.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研究,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16-22.
[2] 韓景陽.高校黨的建設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97-227.
[3] 陳晉.民辦高校黨政合一管理模式初探[J].管理,2015(4):105-106.
[4] 黃海燕,楊國威,龍宇,等.民辦高校黨務干部隊伍狀況對黨建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5(7):295-297.
[5] 胡蝶.高校網絡黨建工作的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J].老區建設,2015(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