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
【摘 ? ?要】地理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新課改的教學情境下,如何更有效開展好高中地理教學工作,已經成為教師們在教學中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在本篇論文中,筆者將主要與大家一同探究如何在新課改下更有效地開展高中地理教學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地理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72
地理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占據重要的位置,針對于怎樣在新課改下開展好高中地理教學的相關問題,一直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探究的問題。眾所周知,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好地理知識,可以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自然知識,如地震、滑坡、干旱等相關的現象,與我們所學的地理知識息息相關;社會地理知識,如,我們想知道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情況,也可以通過學習地理知識來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地理知識的學習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便利我們的生活,學好地理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新課改的實施,使得我們的教育教學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較之以往的教學方式,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對自身以往的教學形式進行適度地反思和總結,整合出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繼續開展好地理教學工作。那么,在當下這樣一個新的教育背景下,我們到底應當如何開展好地理教學工作呢?對此,筆者有自己的幾點看法,希望能夠對大家以后的高中地理教學有所幫助。
首先,及時地反思和總結教學方式,去粗取精,為學生的地理學習提供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要想努力地做好當下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再一味地沿襲以往在教學中使用的傳統教學形式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于當下學生發展的需求。
面對著新課改的大背景,為了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性思維能力能得到有效地發展和提升,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及時的反思和總結,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學生學習實際需求的教學方式。為此,筆者認為,教師不僅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一一甄別,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來開展教學工作。
從促進學生整個群體的學習來考慮,筆者認為,教師先要做到的就是盡可能地壓縮自己在課堂授課過程中的時間,多對學生進行一些引導而非傳授直接性的答案,引導學生自發地尋找問題的答案出處,形成獨立思維的習慣。
除此之外,作為教師,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自身的教學水平有所提升,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嚴格要求自己,盡可能地促使自身能夠使用最為簡練而精準的語言,概括而獨到地向學生講述出核心知識點,為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練習和知識的鞏固提升。這是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考慮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教師需要努力做到的一點。
其次,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課堂互動,變單一性的教學為師生互動為主的教學形式,真正做到教學以學生需求和發展學生個人能力為主,以便切實搞好自身的地理教學工作。在以往的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能夠盡可能地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點,教師往往是采取一個人主講的形式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但是,在當下的教學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教師要嘗試著做出改變,要盡可能地將學習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課堂有效互動,以便于及時地了解到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及時地予以解決。比如說,教師在講授地球運動這一章節內容時,為了能夠了解學生對于自身所講述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回答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檢查,并及時地解決相關疑難。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對于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提升來說是非常受益的,當然,對于教師更好地開展好地理教學工作,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來說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再次,為調動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熱情和信心,適時地根據學生學習的總體特征,組織一定形式的地理學科知識競賽活動,也是一種比較好的能夠促使教學的教學總體水平得以提升的好辦法。沒有競爭,學習就會如一潭死水一般平靜,這對于學生的地理學習來講,是絲毫沒有幫助的。
因此,教師在努力開展地理教學工作的同時,也要時刻想著為學生的地理學習提供自我展示和提升的平臺。通過互相之間的切磋和學習,學生們才能更清晰地發現自身學習的優缺點,發現他人在地理學習上的優長,并及時地汲取他人學習方法上的精華為己所用,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學好地理課程,及時地查缺補漏。
當然,這對于教師的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們在地理學習上取得的進步越大,教師的地理教學也就越成功。因此,在筆者看來,作為教師,為了自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我們要根據學生學習的階段性特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組織一定形式的地理學科知識競賽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地理學習中找到活力,進而在地理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取得更為優異的成績。
此外,定期地對學生的地理學習進行階段性測驗,既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關照不足的缺憾,同時,也可以及時地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及時地予以解決,這對于教師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而言,是非常有益處的一種教學形式。
在當下,教師雖然也注重在課堂上進一步地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這個問題,但是,短短的幾十分鐘的上課時間,不足以使得教師發現和了解學生們在學習中存在的所有不足和缺憾。教師采取在適度地時間加強對學生的總體測驗這個措施,既可以彌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兼顧所學學生學習的遺憾,同時,也可以更為全面的了解到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當然,在課堂上教師還是應當以大部分學生的集體學習利益為重,針對于大多數同學在實際學習中的需求為綱來開展教學工作。地理階段性測驗開展的目的,是為了及時地檢驗近期教師教學的實際效度,同時,也是對學生近期學習情況的一個自我測驗。
而在這其中,教師就可以及時地發現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和相關問題,從而及時地對癥下藥。
針對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教師也可以一對一的對其進行個別輔導,從而使得落后的那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升,最終使得班級內部學生總體學習成績得到提升。這是教師對學生負責的體現,同時,也是對教師盡心盡力教學的一種有力地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