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紅
【摘 ? ?要】語文在中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師資力量的欠缺,各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現階段的中職語文教育存在各種問題,其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中職語文教育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重視不夠。針對這一問題,本文首先探討了職業能力素養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立足職業能力素養的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職語文 ?職業素養 ?問題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51
近幾年,中職院校的數量不斷增加,由于中國的中職教育發展時間較短,教育家對中職教育的研究尚不深入,中職教師尚未找到最合理的教學方式。現階段的中職語文教學大都借鑒大學語文教學的模式和方法,但是,中職語文與大學語文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為是職業教育,所以中職語文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為未來走向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中職語文教學立足于職業能力素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是中職語文的鮮明特點和重要目標之一
中職語文不同于高中或大學階段的語文,高中或大學階段的語文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基本文化素養,包括傳統知識的積淀、民族文化的傳承、基本道德觀念的習得、審美意識的提高及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高中或大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范圍廣、沒有針對性。
中職教育不同于大學教育,中職教育的鮮明特點是職業性和目標性強,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職業素養,為社會提供現代化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是中職教育的鮮明特點。語文是中職教育中的基礎課程,作為中職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教師必須要把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和主要目標。
(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
中職學生學習的主要目標是學會一技之長,擁有能立足社會的能力,在現實的就業環境中,學歷已經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能力才是企業單位招聘時看中的因素。在中職教育階段必須要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才能在未來的就業中占得先機,良好的職業能力能夠讓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中職語文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多種職業素養
首先,中職語文可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現代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不僅僅要掌握自己的專業技能,而且要學會多種基本素養,其中在未來職場中,最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指出,在所有促使成功的因素中,專業能力占10%,人的交際能力占到80%。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那些成功人士,大部分都具有較好的演講和表達能力。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出交際能力比專業能力更重要,然而這些交際能力都可以通過中職語文的學習得到提高。
其次,中職語文可以培養學生基本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通過欣賞語文課本中的散文或詩歌,可以使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得到提高,這些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生活。
最后,中職語文可以夯實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中職語文的教學內容都是經過精選的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觀念和道德要求,對人的綜合發展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二、中職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中職語文教學缺乏針對性
語文教學在大部分中職院校中都屬于公共必選課,但是由于師資力量的缺乏,在教學的過程中,中職語文的教學內容不分專業甚至是不分年級,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策略都是相同的。很多學校為了教師資源,都采用大課堂的形式,經常近百人一起上課,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就會產生懶惰情緒,對中職語文的學習越來越不重視,教師也會逐漸喪失教學的熱情。由于不能分年級和專業進行教學,就不能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由于每個學生都存在能力方面的缺陷,都有自己的薄弱點,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職業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不盡相同,有的職業對聽說能力要求較高,有的職業對讀寫能力要求較高。
(二)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簡單
中職語文教學受大學語文的影響,教學內容只是局限于文章賞析和簡單的寫作教學,對于職場中經常用到的演講能力、溝通能力卻很少涉及。中職語文的教學內容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在實際的職場中運用很少,由于大部分中職院校都用相同的語文教材,所有班級的教學內容都一樣,很多教師對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并沒有精雕細琢,大部分直接參照教案,采用同樣的PPT進行講授,這樣就會使中職語文課堂缺少生氣和吸引力。
(三)教學評價過于單一
中職語文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有時僅僅憑借考試成績,缺乏一個綜合的評價體系。大多數同學認為中職語文學不學都一樣,就算平時不學,考試之前,臨時突擊也來得及。而且由于沒有升學壓力,中職學生并不會特別追求高分,大多數學生認為中職語文只要過了及格線就行。
三、立足職業素養的中職語文教學策略
(一)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針對性
首先,中職院校應該加大對語文教學的投入,引進更多的語文教學人才,實行小班化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其次,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年級設置不同的課程。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語文選修課,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專業要求和自己的短板進行選擇,這樣教學才能有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豐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多樣化
中職語文教學內容可以與職業素養相結合,擴展教學內容。增加有利于提高職場中必需的溝通能力、演講能力、公文寫作能力等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教師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形式;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決實際運用中的問題。
(三)制定立體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師在評定學生時,不應只看期末考試成績,還應加入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教師可以把與語文相關的職業能力素養進行量化,對于一個同學的表現,老師和同學都有評分的權利,在學期一開始,給學生一個能力素養明細表和評分標準,針對同一個主題,給每位同學制定任務,任務完成時全班同學都可以給學生打分,最后算出平均分。最后還應加入學生自我評價的分數。
針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上文中雖然提出了幾條解決的措施,但是還需要廣大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推動中職語文教學的不斷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