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苑 劉莉
【摘 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各個行業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醫學領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醫學的教育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點。當前健康評估學科的教師基本都是臨床醫學教師,很大一部分教師未能做好健康評估教學與診斷學教學的區分,影響著整體護理的理念。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對教學中健康評估與診斷學的區分做初步探討。
【關鍵詞】教學;健康評估;診斷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步,對于醫療機構的護理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護理學成為了醫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內容。健康評估是應用型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伴隨現代化護理而生成的一門新學科,起源于診斷學。參與教材編寫的人員大多數為臨床醫學教師,并且師資力量也以此為主,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在學科教授的過程中難免會由于慣性的影響將健康評估講授為診斷學。學生的整體護理思維需要以正確的模式來進行培養,因此,在教學中,做好健康評估與診斷學的區分,對于提升學生的正確護理思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健康評估與診斷學的共同點
健康評估學科起源于診斷學,有著本質上的相同之處,學科的作用是以做好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對接為主,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臨床應用中對患者的健康評估能力和養成診斷思維模式,將醫療或護理服務進行有效區分,為臨床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兩個學科有著極其相似之處,因此在教材的編制上有著諸多的重疊,學科內容都涵蓋了常見癥狀、問診、身體檢查、實驗室檢查、心電圖以及各類輔助檢查和診斷的思維方法等等,這其中很多的輔助檢查內容在教材中幾乎無差別,因此極易導致兩者的混淆。
二、健康評估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當前的健康評估教學教師大部分都是由臨床醫學教師擔任,這類教師并未接受過正規的護理學教育,因此無論是知識結構還是經驗都相對缺乏,更無法深入掌握護理學的內涵。這樣的情況就使得授課缺乏系統性,教學內容含糊不清。其次,我國的護理診斷學科實質上并未成形,實踐經驗的缺乏導致在臨床應用中存在較大的困難。眾所周知,當前一線護士的工作大多繁亂復雜,已經完全成了“遵醫囑”的機械化模式,使護理學科的特性被掩蓋,忽略的專業價值的建設。也正是這樣的形勢,使護理學科健康評估與診斷學的存在必要性一度被質疑。最后,健康評估教學的核心內容就是護理診斷,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臨床醫學中已經不再保留傳統的紙面診斷方式,致使教材中的護理理念被很大程度的“弱化”。現有的健康評估中,內容均側重于相關理論概念的講授,嚴重缺乏專業化的詳細內容編排,學生根本無法充分認識到從評估到診斷的系統化的流程,熟練應用必然成為空談。另外,傳統的健康評估教材基本只涉及到常見癥狀及相關常見內容,因此診斷學成為了“問診學科”。
三、教學中健康評估與診斷學的區別
在教學中做好健康評估與診斷學的區分,本文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是從教材結構進行區分。健康評估與診斷學教材方面的區別主要來自問診與各項輔助檢查的基礎上增添的心理、社會、功能性健康形態評估等內容,還有就是健康評估中護理學所特有的護理診斷內容。護理程序的核心就是護理診斷,使護士在職責范圍內合理選擇護理措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強調了護理專業的獨立性。
其次,思維模式的區別。健康評估學科本身主要是建立在護理診斷需要基礎上的,服務于整體護理理念,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確保學以致用,也就是做好實踐教學,將問診和輔助檢查充分結合,在進行教授的過程中應當全面注重對學生護理邏輯思維的培養,達到啟發的目的進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逐步形成良好的護理診斷思維模式,打好臨床護理學科的學習基礎。而診斷學主要是基于做好醫學診斷,因此問診和輔助檢查的邏輯目標均是對疾病的診斷,教學的主線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收集資料推理出醫療診斷。
第三,教學重點不同。診斷學的教學重點一方面是教授學生學會問診和輔助檢查等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是教會學生對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的結果的掌握,通過明確臨床機理來了解其意義,教學重點較為明確。關于健康評估的教學內容目前尚未有著一個明確的定論,評估的目的實質上是確定護理診斷,以便于使護士在職責范圍內合理選擇適當的護理措施,由此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護理診斷作為核心,嚴格按照整體護理理念,在課程標準的范圍內以實際的崗位需要作為依據制定程序化的教學內容。在健康評估中,應當對護理診斷學科進行詳細的介紹,整個評估的教學應當始終貫穿護理診斷的思維模式。醫學教學具有實踐性,因此應當重視案例教學,通過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從中分析出診斷依據,為做好臨床護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論
綜上所述,健康評估與診斷學本是不同學科,作為教師應當努力改變自身對現代護理理念的認識,以護理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護理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皮雪花.護理學教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J].中華護理教育,2012,4(5):217-21
[2]蔡小紅.高職護理專業健康評估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3,8(3):108-110
[3]李高峰.怎樣講好健康評估緒論課[J].中外醫療,2012,4(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