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嘉鑫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初始階段,伴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變得愈來愈重要。信息技術課程的改革,使小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技能,適應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將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信息技術;互聯網;小學;教學方法
新課標指出,要把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的素養作為教學目標。可見,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小學生不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深深地影響著以后的學習生活。小學信息技術也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探究,以下即是合理步驟。
一、激發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不假,信息技術課堂上的學問大多由興趣吸收,學生的興趣集中在玩游戲上,要轉移學生的興趣點,在興趣盎然的前提下接觸電腦,并不急于灌輸知識,介紹各類簡單軟件,由簡單入手,使學生更加自信,比如,介紹Powerpoint軟件,Word軟件,教學生學習金山打字,再獎勵學得好的學生欣賞PPT。課堂進行中時可以播放音樂、動畫、賞析PPT作品等,再加上熟練操作,熟能生巧,做到興趣與熟練齊飛,雙向進步。
興趣的激發不僅僅拘泥于表面,還可以深入心里,學生打心底里感興趣就是好事,還可以播放投影給同學們展示名山大川,展示浩蕩山河,冰封千里,煙靄萬物。這樣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還陶冶了情操,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水準。興趣的感應是由內而外,學生對信息技術對電腦對互聯網感興趣,因為它們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愈來愈重要的一部分,這就需要被重視、被實踐,學生在實踐中達到量變與質變,產生飛躍與進步,這不失為是一種妙策。
二、有機整合,培養能力,促進課堂效果最優化
在上小學信息技術課時,還可以有機整合美術課上的藝術作品,比如,在使用計算機軟件時,可以用其播放美術作品,另外,還可以記憶抽象符號。新課標指出:“以鼓勵跨學科的活動為主題,實現學習與技術應用之間的整合,體現雙價值。”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存在著諸多聯系,小學信息技術許多內容都和美術有關系,如果能有機結合,將會使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因此,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的有機結合是必然趨勢、勢在必行。
例如,在教學生使用基本的繪圖工具時,首先,講解基本的使用方法,在學生初步掌握之后,鼓勵學生隨意畫圖形、畫小動物、畫自己想畫的物體,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個個情緒高漲,隨心所欲地畫著、涂著,在愉悅之中,學生熟練掌握了繪圖工具的使用技能,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又如,在教學生給圖形著色時,我首先教學美術中的三原色,在引導學生如何調色以及色彩的搭配,學生掌握了這些基本知識以后,再教學如何給圖形著色,效果頗佳。
因此,信息技術教學與美術教學有機結合,能夠獲取雙贏的效果,也就是既達到了信息技術和美術教學的目標,又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
新課標指出:“能夠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現在的獨生子女,合作意識淡薄,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因為學生合作能創設良好的氛圍,形成寬松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放松心態,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吸收知識的能力,實現學習的高效性。
例如,在教學中,我把學生按照好中差,分成幾個小組,也就是說,每個小組里,有優生組織小組活動,中等生配合小組活動,差生需要幫帶。這樣分小組,能夠補充學生學習差異的參差不齊,使學生之間能夠良好地溝通,使學生學習最優化。小組合作最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小學信息技術方面,小組討論所學知識并實際操作,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鼓勵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一個團隊核心,然后比學趕幫超,互相增強能力,掌握核心技術。
小組分好后,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經常舉行小組競賽,進行評優活動,評優活動要以小組為單位,做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比如,哪個小組優勝,小組成員每人都發一個笑臉,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
綜上所述,以興趣為起點,以活動為載體,螺旋上升地設置內容;鼓勵跨學科的活動為主題,實現技術學習與技術應用之間的整合;有機整合,培養能力,促進課堂效果最優;能夠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是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必由之路,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優化配置,達到最優勝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龍麗嫦.課例研修的現狀分析與深度設計:以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為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3).
[2]龍麗嫦.小學信息技術終結性評價模型的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2(05).
[3]凌秋虹.Scratch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2(11).
[4]唐天池.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