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泉
摘 要: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途徑在課堂,因為課堂中的短文對話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小學高年級開展高效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并按導、讀、練、用四個步驟來完成,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閱讀能力
根據每個閱讀內容,我基本上按導、讀、練、用四個步驟來完成?!皩А敝傅氖墙處煘橹鲗?,精心設計、巧妙導入;“讀”指的是學生為主體進行各種方式的閱讀;“練”指的是閱讀理解和閱讀技能的訓練和培養;“用”指的是知識能力的拓展和延伸。
一、精心設計,巧妙導入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閱讀材料,精心設計,開展恰當的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從而自然地過渡到新授內容的教學。
二、多種方式的閱讀
教師在閱讀過程中設計的課堂活動應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而且在理解過程中,要滲透閱讀方法和策略,設計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是上好一堂閱讀課的重要環節。
1.略讀——瀏覽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閱讀文章前,經常對文章的大概內容提出問題,請學生在閱讀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問題上,通過回答問題,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問題的形式可以是簡單的問與答、判斷對錯、選擇答案等。
2.精讀——默讀課文,解決重難點
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新單詞和重點句子,先引導學生根據形近詞或讀音規則來猜讀新單詞的讀音,然后讓學生通過文章圖片、設置的情景和課件,根據上下文的聯系,猜測新單詞和重點句子的意思,并進行學生答疑或教師答疑活動。
3.復讀——跟讀課文,情景交融
教師要充分利用錄音、錄像資源,訓練學生聽錄音并模仿跟讀的習慣,讓學生通過口、眼、腦等各個器官的活動充分理解短文,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和正確的語音語調。
三、練——鞏固知識,訓練閱讀技巧
“練”的步驟有時往往融于“讀”的過程之中。練習的設置可以是填表格、給圖片或句子排順序、圖片與句子的配對、根據原文內容填空等。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四、用——活化教材,理解拓展運用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如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板書的關鍵詞或根據已經填寫好的表格復述和表演短文;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寫作訓練,包括仿寫、改寫課文等;利用自繪情景畫簡圖的方法,更好地理解記憶短文或對話的內容;小組合作完成相關的課外閱讀練習等。
總之,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英語閱讀,我們應該側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能技巧。只有不斷地探索、鉆研,設計切實有效的閱讀方法來引導學生,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閱讀的學習能力,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金鶯,宋桂月.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