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課程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新的課程理念,提高高中化學課的教學效率,是化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學習新理念,把握高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化學學習,讓學生主動在化學課堂上構建自己的化學知識體系,發(fā)展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形成正確的觀念。
一、建立良好的互動型的師生關系
在化學課堂上,互動型的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溝通交流、啟發(fā)補充,共同探究學習,完成教學任務。這種互動更多的指的是師生之間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多維度的交流,教師應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情境,引導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組織好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集體之間、師生與所學內容之間的多元互動的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認知水平,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的需要為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教師要以學定教,落實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結合化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尋找學生感興趣的切入點,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探究,感受化學特有的魅力。
二、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持續(xù)的興趣的要求。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我們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需要教師開拓思路,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有帶領學生一起做有趣的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在班內創(chuàng)造學生之間相互競爭的環(huán)境,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如組織學生舉行背誦元素周期表的小組對抗賽,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化學課外活動,如設計化學專題板報、組織化學知識競賽、發(fā)動學生參與制作教具學具……這些方法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為學好化學奠定基礎。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中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中的第一節(jié)化學能與熱能(一)時,我就先給學生做了一個演示實驗:往一團棉花里加入兩藥匙的過氧化鈉,然后滴幾滴水,觀察現(xiàn)象。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棉花可以燃燒,燃燒的條件是什么?學生的熱情瞬間被激發(fā),他們積極討論,迅速參與到新課的學習當中。
三、密切化學學科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了解化學與平時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是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引導學生去分析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化學知識,運用所學到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在組織化學教學時,教師要準確定位師生關系,善于傾聽學生關于化學的奇思妙想,甚至是一些異想天開的看法,用欣賞的眼光帶領學生走進神奇的化學世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通過探究、試驗、驗證,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彌補課堂上只是聽老師講解間接的化學知識的不足之處,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中氧化還原反應一課時,我就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列舉了實驗室制取氧氣、游泳池用強氧化劑消毒、學校金屬欄桿進行電鍍防銹等生活中廣泛應用的一些氧化還原反應,讓學生充分體會化學的實用價值。教師還要關注全體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教師更要多加關注,教師可以組織分層教學,讓這部分學生也能感受學習化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愉悅,培養(yǎng)他們繼續(xù)學習化學的信心。
總而言之,化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面對新的課程改革的形勢,教師必須切實轉變自身教育教學觀念,教會學生嚴謹、靈活的學習化學的態(tài)度。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