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珍 張云梅
摘 要: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小學教育是開發學生智力、塑造學生品性的基礎素質教育。因此,小學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圍繞“小學生全面成長”為核心來展開各項教育工作。尤其是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獨立思考、鉆研的能力。
關鍵詞:中心工作;興趣培養;生本理念
一、開展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
孩子是我們未來的發展希望,小學教育體系應該以學生的未來發展為重點展開各項教學工作,根據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看出,素質教育、邏輯思維的培養很重要。因而,小學的基礎課程就是語文和數學,語文是幫助學生培養語感,在生活中規范語言的用法的課,數學是幫助學生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包括買賣東西錢的差價的計算、平常日期的計算、時間的計算、貨物重量的計算。作為小學教師尤其是數學教師要幫助孩子好好地學好數學。課堂以生動形象有趣的講解吸引學生進入角色,認真聽講。然后,在學生游戲的過程中加入教學講解的重點。或者是先拋出一個問題,引發學生的討論,最后請學生發言,大家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老師帶領大家學習,得出最后正確的結論。這個過程是為了讓學生對教學的重點記憶更加深刻,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學習,確保學生在教學中占主體地位。
二、發展學生的課外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興趣也是極為重要的。比如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為寫作積累材料,讓學生在課外書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多向化發展。
三、美術教育,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心中的小天地,小孩子的想象力是無限豐富且多彩的,他們直觀地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的途徑就是繪畫,用五彩的顏料為自己的夢想增添色彩,通過繪畫為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美術教學課堂上,老師應當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設計美術教學活動,并鼓勵兒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藝術創作,當學生遇到了困難,再及時指導和點撥,如此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創作技能,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在教的時候,應當注意以教學結合的方法來上課。為了增加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帶孩子們多到外面走走,運用各種感官去多接觸外面的新鮮事物,并幫助他們去了解這些事物間存在的關系和聯系,激發他們想進行藝術創作的興趣和愿望。或者通過給孩子們講故事給他們營造一定的想象空間。
總而言之,小學教育要從多個方面的教學來開發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