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新莉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推進,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促進學習活動順利展開的前提和基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是一種財富。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積極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袊鴤鹘y的儒家思想告訴我們,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夠將學生的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該如何激發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呢?
一、創設情境,與生活緊密聯系
數學教學的目標并不僅僅局限于考試,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是如此,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高年級的小學生,既沒有低年級學生的那種稚嫩青澀,又帶著幾分“小大人”的成熟,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明白數學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有血有肉,隨處可見,并且信手拈來。在講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百分數中“利率”這一課,我借題發揮,適當延伸,為學生拓展了利率的相關知識和計算公式,并布置了讓學生回家幫爸媽計算存款利息的作業。
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地位
傳統的數學課堂上很多教師為了趕進度,常常是“一言堂”“滿堂灌”,學生昏昏欲睡,提不起興趣。課堂雖然是教師的主要陣地,學生卻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應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融入課堂中,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才能從根本上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對于踴躍發言的學生給予鼓勵,對于內向的學生更應給予特殊關注,多加引導。
三、多種教法相結合
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競賽法、分組法、討論法等都是效果卓著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合理、充分地利用小學高年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展開相應的小組競賽,比著學,賽著學,教師采取適當的獎勵機制,不僅能有效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而且也有利于班級團結,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此外,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失為一種直觀而有效的方法,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與此同時,教師更應注意不能過分依賴于課件,切忌本末倒置。
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僅對于目前教學活動的展開有好處,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也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如果能夠在小學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是享用不盡的財富。
參考文獻:
王艷平.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淺析[J].新課程:小學,2014(0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