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潔
新課改的主要目標要由應試教育轉軌到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上來,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怎樣落實新課改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目前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下面我就針對怎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數學中的創新意識指的是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界中的數學現象產生的好奇心,是在獨立思考與不斷追求過程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積極探究的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保護學生的好奇心,重視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對學生的一些“獨到”想法,不能輕易否定。甚至是些“異想天開”或出乎老師意料之外的想法,我們都不能一棍子打死。因為這也許是學生瞬間產生的創新思維火花,也許是戰勝困難的創新行為。因此,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時,我積極給學生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愉悅輕松地環境中暢所欲言,讓他們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并允許學生“犯錯誤”以及正確對待學生的“異常舉止和奇談怪論。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在前人、常人基礎上有新的發現、新的見解和新的突破,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思考。數學教學中的創新能力指的是思維主體自身的獨到新穎的思維活動,它包括新事物的發現、新規律的提示、新方法的創造、新問題的解決等。
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它具有批判性、獨特性、求異性等思維特征,因此,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時,我常常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提出獨特的解題方法,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具有豐富的創造性和活躍的靈感。例如,在學習“分類計數原理與分步計數原理”“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函數的單調性與極值”等課時,我徹底打破常規教學,讓學生在大膽猜想、獨立思考、充分想象中提高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紀教育追求的目標,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摒棄傳統教學模式,把新課改理念和新課改方式真正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我相信,只要教師積極創新,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成為是新世紀的合格人才,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成為有創新能力的人。
參考文獻:
[1]顏亞紅.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廣東教育:教研版,2006(04).
[2]李錦平.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吉林教育,2008(05).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