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平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知課文情感,進而欣賞和做出評價。因此,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發揮。將從課前、課堂和課后三個方面,探究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活動,學生獲得知識,有所進步,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同樣有所收獲。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獲得這些能力的基礎,是通過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不僅對學生個人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有極大幫助,還有助于學生獲取豐富的知識,開闊視野。有效的閱讀教學,是在教師、學生和書本之間搭建暢通的橋梁。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起搭橋和引導的作用,而學生在其中是主要的參與者,要發揮主體作用。但是,在傳統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往往是主導,而學生被動地參與,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將從課前、課堂和課后三個方面,探究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種方法。
一、注重課前引入,確定閱讀教學的目標
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的活動中,就要在開展課堂閱讀教學活動之前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帶著興趣進行課文閱讀。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通過課前解讀課文來確定閱讀教學目標,通過各種形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首先,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前解讀課文時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站在教師的立場解讀課文,二是站在學生的立場,從這兩個立場出發,確定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師站在自己的立場解讀課文,在確定重點字詞、重點語句之外,還要聯系自己的經歷體驗,以及社會環境來確定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進而引導學生感知課文思想情感。而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就是預想學生在學習一篇課文時,會對哪些方面感興趣,會遇到什么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希望怎樣去解決問題。綜合兩方的立場,教師就可以提出有效的教學目標。而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進行生動的課前引入。例如,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童趣》為例,這篇文章是文言文,學習起來有些難度,學生難免望而生畏。那么教師就可以在課文講解之前,讓學生說一下自己在小時候的趣事,很多的學生發言以后,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師就可以對學生說,今天我們將要看一下幾百年前的人們,都有哪些童年趣事呢。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自然會主動跟隨教師開始新課文的學習。
二、注重課堂指導,多種方式設置閱讀情境
在新課文的教授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按照既定的閱讀教學目標進行。學生的閱讀過程不應該是被動的,不應該是枯燥的。教師在完成閱讀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多種方式設置閱讀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閱讀過程有聲有色。
初中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初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設置閱讀情境,加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情感,同時鞏固所學內容。隨著多媒體教學技術廣泛進入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方法,借助多媒體技術,聲音圖文相結合創設閱讀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學習一些名人傳記時,學生在學習完課文之后對人物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課本中,是平面性的理解,在學生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并不豐滿。那么,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名人的音像。以人教版《我的信念》為例,教師可以播放一部分居里夫人的紀錄片,而在學習《列夫·托爾斯泰》時,教師又可以播放一兩部由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改編的電影。而對于一些描寫景物的課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景物圖片,將學生帶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景色中。在這些閱讀情境的設置中,學生主動融入其中,發揮了閱讀主動性。
三、注重課后輔導,培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僅僅靠課堂中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課外進行廣泛的閱讀,進行量的積累。首先,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語文課本中的相關內容,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能力的課外讀書目錄。只有通過大量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有可能從實質上提高。而對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語文教師也要予以輔導。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讀書筆記或者讀后感,記錄自己的讀書感想,在記錄的過程中也是再次對文章的內容和情感進行進一步的體會和升華。其次,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還可以通過開展一些語文閱讀活動。例如,在學習了一些故事性的課文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話劇表演;學習了一些詩歌后,又可以進行朗讀比賽。讓學生在這些比賽競爭中,有針對性地理解閱讀內容,站在作者和故事角色的立場上感知課文情感。同時,這些活動也增加了學生的閱讀樂趣,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有效的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今后的語言表達以及書面表達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多種方式方法,來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語文教師和學生都能有所收益。
參考文獻:
張賢之.閱讀能力在教學中的體現[J].教育教學刊,2012(0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