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娟
今天是自由座位選擇的第三天,其他的孩子好像都慢慢放開,學著主動邀請明天的朋友,唯獨洲洲(化名)“無所謂”似的逛來逛去,但時不時眼睛向四處瞅著。洲洲是屬于嘴巴不承認但心里挺在意的孩子,而前兩天他不主動邀請,也沒有其他小孩過來邀請他,他應該在意的,但他不說,我想我暫且先不“主動”吧。
下午16:15,我請孩子們?nèi)鐜硪路⒆觽兣抨牭却砗玫暮⒆幼谖恢蒙虾团笥岩黄鹆奶焱嫱婢摺V拗尥现臅谖业囊巫舆叢鋪聿淙ィ規(guī)屯ɑ┐┭澴愚D頭對洲洲笑了笑,他看見我笑了就不高興地“耍橫”:“我不要陳老師。”“哦,怎么了?不高興了嗎?”他撇著嘴:“我不要小朋友,不要小伙伴,我喜歡一個人玩。”我暗喜:他是在意沒有伙伴的,他終于把自己的在意說出口了,不是發(fā)火,也不是憋著。于是我“挑釁”道:“這樣哦,那好吧,你明天就一個人坐吧。”他被我惹惱了:“我不要一個人坐,我不要。”“那你就去邀請伙伴呀。”“我……不要。”我知道了:他特別想要。“那陳老師陪你去好嗎?”“嗯……”
他走到黃閩旭(化名)面前:“黃閩旭,我明天可以和你做朋友嗎,我明天和你一起坐好不好?”黃閩旭很直接地回答:“不好。”洲洲倒不“氣餒”:“為什么?”黃閩旭大聲地說:“我不喜歡和你一起坐。”這下洲洲徹底生氣了:“哼,我不要交朋友。”
我跟在他后面,這下倒換我擔心了,真的怕傷他自尊了:“洲洲,我們可以去找找喜歡你的朋友,肯定有很多小朋友愿意和你一起坐的,好嗎?”“不要,我不要,我就要和黃閩旭坐。”“但是黃閩旭今天已經(jīng)提前約好他的好朋友,所以他沒辦法和你交朋友,我們明天早點約他好不好?”這時坐在他對面的惟少(化名)抬頭看我,我就鼓勵惟少:“惟少是個愛交朋友的好孩子,惟少你愿意明天和洲洲一起玩嗎?”惟少點了點頭,我讓惟少過來牽洲洲的手,洲洲這下才笑了笑。
在活動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的個性鮮明,不僅有不愿改變自己想法的固執(zhí),還有著主動邀約克服自身膽怯的內(nèi)向,更有著像洲洲一樣內(nèi)心需要但嘴巴不說、被拒絕卻能學著自我解壓的孩子,孩子在活動中越發(fā)的鮮明,在不斷交換朋友的過程中不斷促進與同伴之間的相互交往。而作為老師的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學會心平氣和,“該出手時不出手”,慢慢看、慢慢想,靜待他的自然綻放。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