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合作精神和喜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體積和容積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過程】
一、引入門
1.誰能用一組反義詞來描述我和某某同學的形體?
2.咱們教室或身邊還有哪個物體比哪個物體大,哪個物體比哪個物體小呢?把你的發現和同學們說一說。
3.學生匯報。
二、學習窗
(一)觀察實驗,感知體積的意義
1.出示土豆和紅薯,哪個大些,哪個小些?用什么方法證明?小組討論。(思考:兩個量杯有什么要求?倒入的水有什么要求?
2.挑生演示,其余學生注意觀察。
3.學生匯報觀察的結果。
4.小結: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知道了紅薯和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像這樣,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物體的體積。
(二)設計實驗方案,感知容積的意義
1.感知容器
教師出示一個杯子,杯子的體積就是杯子所占空間的大小,它的作用是什么?像這類能夠盛放物體的器具我們把它叫做容器,說說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容器?
2.動手操作,感知容積
(1)教師出示兩個不同形狀的杯子,提問:哪個杯子裝水多?小組討論解決辦法。(2)小組邊實際操作邊講解。(3)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了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有多有少,它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容器的容積。(4)舉例說明什么是容器的容積。
(三)區別體積與容積
物體的體積和容積有什么不同呢?(1)學生獨立思考。(2)小組交流。(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發現:一般情況下,物體的容積比體積小。)
三、體驗室
1.盛滿一杯牛奶,( )的體積就是( )的容積。
①杯子 ②牛奶
2.裝滿沙子的沙坑,( )的體積就是( )的容積。
①沙子 ②沙坑
3.求一個油桶能裝油多少升,是求油桶的( )。
①表面積 ②體積 ③容積
4.求做一個無蓋木箱用料的多少,是求木箱的( )。
①表面積 ②體積 ③容積
5.求一個無蓋木箱占的空間有多大,是求木箱的( )。
①表面積 ②體積 ③容積
6.求一個無蓋木箱能容納多少東西,是求木箱的( )。
①表面積 ②體積 ③容積
四、思考臺
1.比比誰的體積大?
2.小明和小紅各有一瓶同樣多的飲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紅倒了兩杯,你認為有可能嗎?為什么?
五、延伸橋
有人說:“一個木箱的容積和它的體積一樣,也是280立方分米。”你同意嗎?
六、談收獲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