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亞東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再是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而是要通過動手實踐和自主探究來進行主動求知,這樣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且,對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數學素養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來為高效率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
一、動手實踐學習方式的應用
“知識來源于動作。”動手實踐操作是最直觀的教學方法,也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體驗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們要結合教材,搭建動手實踐的平臺,以鼓勵學生在積極、自主的學習平臺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進而為大幅度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我引導學生自主動手做出自己認識的所有三角形的類型,然后,組織學生在小組內思考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特點。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以及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有效地應用動手實踐的學習方式,要鼓勵學生在自主操作、自主實踐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
二、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應用
自主探究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下所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而且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進而為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做好鋪墊工作。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時,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能夠輕松地走進數學課堂,在授課的時候,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是什么?(2)正方形屬于平行四邊形嗎?(3)一個平行四邊形有幾條高?……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思考上述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進而為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選擇恰當的學習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進而對學生的健全發展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作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甘晶.談新課改環境下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J].學周刊,2011(13).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