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麗
摘 要:學生要在任何一門學科中取得一定的成績,都需要良好學習習慣的輔助。在英語教學中,農村學生的學習習慣存在相對較多的不足之處。針對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聽說讀寫
英語學習作為第二語言成為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因而在英語學習中,科學化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更加重要。而在我國農村的部分地區,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不良的現象,例如農村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只注重成績的取得,忽視了口語發音的練習,成為實際英語語言交流表達中的“啞巴”,學生在語言學習的聽說讀寫的四大環節中存在著缺陷和不足之處。此類不良學習習慣是受到多方面的影響而產生的。以下將從各個角度淺析對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措施。
一、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會“聽”英語
一門語言在真正學習之前,都是通過“聽”來進一步接觸的,就如同一個嬰孩剛開始學習說話時,都是先聽別人說,再不斷地模仿才能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在農村學習中,教師的師資力量可能比不上大城市,無論是哪個地區的英語學習都離不開聽力模仿這個步驟。小學英語的學習是英語學習的起步時期,因而要打好基礎,注重聽純正英語的發音,應多發音讓學生聽,包括單詞的重讀音、句子的抑揚頓挫等都要準確把握,使學生產生聽力敏感,在基本掌握了發音的時候,教室可以采用雜音為背景音樂錄制發音,讓學生從中分辨說的是哪個單詞,鼓勵學生在課下通過做聽力練習題來強化聽力水平。
二、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會“說”英語
學習一門語言最終是要運用到實際交流中的,也就是在英語學習中的“會說”,只學會了英語的理論知識卻不敢、不會說,就等于沒有學。農村小學生與外界的接觸少,學生通常會懷著不好意思的心態而不愿意開口說英語,或是受到農村封閉性環境的影響而缺少實際交流的機會,對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多提問學生,對發言學生予以鼓勵,也可以適當舉辦英語類演講比賽、開展英語交流活動等,教師從旁指導,糾正發音,多為學生開口講英語創造機會。比如:在學習direction這個單詞時,要強調其重讀音是在“re”上,整個單詞的發音要標準,在英語單詞中讀音不標準就可能成為另一個意思。
三、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會“讀”英語
讀的環節包括兩方面,一是朗讀,一是閱讀。“朗讀”的環節要以“聽”為基礎,教師可以教學生在播放聽力時跟隨著聽力,既可以糾正讀英語的語調,又可以熟練發音。對于英語朗讀較為出色的學生可以安排領讀,學生領讀可以帶領全班英語學習的熱情,也可以激勵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閱讀”的環節則能鍛煉學生的精力集中程度,能夠快速抓住英語文章中的重點信息,既節省時間,又能夠實現有效閱讀。
四、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會“寫”英語
英語在“寫”的方面也存在著基礎和提高階段,在基礎訓練中,主要強化小學生的單詞拼寫,有的小學生能夠將正確的拼寫方式背誦下來,但在實際書寫時,卻疏忽大意,順手寫錯、多寫漏寫現象普遍,教師就要多聽寫,對單詞進行批改,及早糾正錯誤寫法,比如蜜蜂的英文翻譯是“honeybee”,小學生在聽寫時可能錯寫成“honybee”的形式,教師要教會學生在掌握發音的基礎上,根據音標來寫單詞。同時要關注小學生英語書寫是否規整、漂亮,不能養成潦草書寫的習慣。在提高階段,教師就要注重英語語句、作文的完成情況,多讓學生觀察學習優秀范文,對句子中每個單詞的間隔安排、作文中的整體布局都要合理規劃,不僅要保證準確性,還要提高規整度。
在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形成,直接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后期進度和成效發生作用效力,教師要在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嚴格把關,與家長溝通,做好協商工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真正改善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
參考文獻:
趙娟娟.探究小學生英語閱讀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