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周平
當前,國家大力推行教育均衡發展,各地區各學校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一些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學校,教師工作與生活環境相對單調和貧寒,教師工作積極性仍然沒有充分調動起來,部分教師工作消極,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教師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關鍵。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重要保證,科學、民主、高效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有效的激勵機制是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調動和激發教師的潛能,促進學校工作的全面和諧發展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明確辦學目標,統一思想認識,指明教師奮斗方向
辦學目標是學校管理的起點,也是學校管理的歸宿。學校是個多層次、多結構的動態復雜系統,在確定目標時與教師廣泛交流、聽取建議,找出辦學目標距離,做到心中有數,把學校實際和時代要求結合起來,要體現層次性,從總的辦學目標到分解目標到實施步驟,都做到目標明確、分工合理,使辦學目標取得上下的一致認同,產生群體輿論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增進教師的群體意識,才能統一認識,形成活力和動力,才能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二、繼承傳統文化,樹立學校品牌,激發教師凝聚力量
富有活力的學校文化總是植根于學校已有的文化,是原有文化的新生和發展,所以,創建學校文化,要對學校已有的傳統文化注意甄別,正確取舍,繼承優良傳統,在繼承和發揚學校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還要認真分析宏觀、中觀、微觀環境條件,選準“突破口”,整合資源,集中突破,確立品牌意識,努力形成學校特色,從文化觀與價值取向的高度上來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三、籌措教育經費,提高工作待遇,改善教師生活條件
教師的教育活動是一種職業,一種獲取正常生活保障的方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在教育崗位上付出多大的精力教學也取決于從事教育事業所得的報酬水平有關。教師也要生活,倘若連最起碼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何來奉獻?改善教師的社會及經濟地位,改善他們的生活與工作條件。改善他們的就業條件和職業前途,是解決缺乏有能力、有經驗教師的所有問題的最佳途徑,是使完全合格的人進入教師職業或回到教師職業中來的最好辦法。諸如工資、獎金、住房、醫療、人身保險等,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要多層次、多渠道地籌措教育經費,改善教師的生活,提高教師待遇,使教師專心從事工作,樂教、善教、敬業、奉獻。
四、完善管理制度,科學公正評價,發揮教師激勵效能
在學校管理中,對教師的工作要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科學公正地進行考核,獎懲,對于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事實證明,只有實事求是地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真實地反映教師教書育人的程度,反映教師工作的勤、懶、優、劣,才有利于表揚先進,幫助后進,才有利于使教師認清現狀,發現問題,明確努力方向。同時,對教師教學工作的正確評價,是評定職稱、晉升提薪的重要依據。評價要建立在調查、摸底、研究的基礎上,如實地反映情況,克服感情用事。只有評價科學公正,才能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效能,使教師明確教學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提高教師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提高教師的積極性。
五、挖掘身邊典型,樹立教育旗幟,號召教師學習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校領導者、骨干教師的高度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是吸引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的巨大力量。學校領導要以身垂范,以德服人,正所謂“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也正如古人說過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凡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必須先身體力行,并努力干出實績,時時處處事事保持健全的人格、穩定的情緒、良好的行為,起模范表率作用。優秀教師對群體的激勵作用同樣很重要,我們學校要善于發現,積極宣傳,樹立為師德教育活動中的一面旗幟,使青年教師學有典型,趕有榜樣,這既是對這些老師辛勤工作的認可,對其他老師也起一個榜樣力量。
總之,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是一個多維性的過程。學校管理者只有從各個層次,各個角度注意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將大家擰成一股繩,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使每個教師煥發干勁,學校的各項工作才能夠順利進行,學校的總體目標才能夠得以實現。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