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燕
語文教學是一臺戲,教師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這臺戲的質量。為了更好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我也努力進行了一些嘗試,特別是在課堂上多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合作探究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以下是我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
首先,新課標下的語文課本有很多課文是能夠調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所以在上課時,我努力讓學生參與進來,自主學習,分組合作探究。如,講到《春》一課時我首先精心設計了導語:“同學們,你們都愛美嗎?”這樣一個淺顯的問題,立刻得到了學生的響應“愛”,并且情緒較高。我又緊隨其后:“大家愿不愿意和老師去一起尋找美呢?”一聲洪亮的“愿意”把課堂氣氛調動起來。隨著優美的錄音播放后,大家都沉浸在美的境界中。而且各個精神飽滿,若有所言。我趁熱打鐵,把學生分為四人一組開始討論:要求把優美的語句找出來并加以分析,最后統一答案。由于大家早已有話可說,所以活動一開始,大家馬上急著說自己的意見,你爭我搶,生怕誰說不上似的,討論得熱火朝天。十分鐘過去了,他們也得出了統一答案。緊接著小組發言,流暢的語言及細致的分析是我事先未曾想到的,有幾個學生的回答簡直是天衣無縫,從語言形式到修辭無一不做了全面概括。作為一名初一學生能有這樣好的能力確實讓我佩服。這一節課我沒有多講,但是他們收獲頗豐,你說不全我補充,我說不全他補充,大家都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學生為他們的成果滿意,我也為他們的表現滿意。看來還是集體的力量大,這種方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效果也比老師強加給他們要好得多。
另外,除了課文的學習外,在作文訓練課上我也采取討論式學習,讓學生在各自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有一次,我進行了這樣的練習:首先前十五分鐘讓他們快速作文,寫出一篇表現自己家庭生活的小文章,然后進行評比。由于時間限制,大家都非常認真地對待這個小作文,希望自己能被評為優秀。文章完成后,接下來我便讓他們進行前后桌四桌小組評比作文活動,并且提出了要求:將四篇文章進行批閱,找出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共同修改,集四人智慧于一體,然后參加班級評比。活動一開始,大家也是非常積極,有些學生寫得雖不夠好,但也能提出一些合理意見,都努力地去修改每一篇文章,通過集體探究,都學到了許多作文方法,他們取長補短,互批互改。又二十分鐘過去了,每個人的文章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配以聲情并茂地朗讀,簡直是不分高下。又因為文章的內容是與家庭有關的,所以好幾篇文章都將大家感動得熱淚盈眶。不僅文章寫得好,同時每人對家庭的感情得到升華。一節課下來,大家受益匪淺,通過對好文章的學習,每人也都增強了寫好作文的信心,不再認為是負擔。
以上是我在初一語文教學中通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來促進學習的一些嘗試,雖不夠成熟,但值得借鑒。我覺得學生并不差,關鍵是老師有沒有把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只有讓他們自主學習,獨立學習,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