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彩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學校進行德育工作的主要課程,對于學生正確的政治方向的確立,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從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中導學性問題的概述出發,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中導學性問題設計的意義,研究探討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性問題的科學性設計原則和可行性設計對策。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性問題;設計原則;設計對策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被學生認為是枯燥難懂,又提不起學習興趣的一門學科。新課改全面實施以來,思想品德課的課堂行為發生了轉變,課前準備不再是教課老師一人的閉門造車,而是師生共同創造、共同創作、教學相長的藝術教學行為,也就是導學案的形成原因。導學性問題作為導學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理論意義。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中導學性問題概述
導學案是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自身的教學知識經驗,編訂的指導學生主動進行知識建構的學習方案。新課改下,導學案逐步發展成為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直推崇的“課堂三導——導學、導疑、導練”教學模式。一般情況下,導學案分為預習、新課探索、鞏固練習和當堂檢測三個階段。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也采用三階段導學案,教師在上課開始時檢測上節課布置的預習批閱情況,解決預習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通常耗時5分鐘;隨后探索、討論、解決新問題,所需時間大約是20分鐘;接著檢測、評價耗時10分鐘;最后剩余10分鐘,布置下節課導學案中的導學性問題。在導學案中,導學性問題貫穿于整個導學教學的過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意識,順利引導導學教學的開展,進而提升思想品德課的整體教學效益。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中導學性問題設計的意義
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教學而言,導學性問題的設計在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及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育人功能三個方面有重要意義。
1.導學性問題的設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01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依據的原則是學生健康成長必須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導學性問題的設計全面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從三個方面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1)導學性問題的設計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2)導學性問題的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學生在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學會享受學習,以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熱情,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3)導學性問題的設計可以借由問題的布置與解決,在很大程度上開啟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質疑、求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導學性問題的設計能夠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教學效果提升的關鍵在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以及教師主導性的發揮。教師主導性的充分發揮,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直接影響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成果。導學性問題的設計可以從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研究三個方面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1)導學性問題的設計可以讓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結合新課改的發展趨勢,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科學人文素養的培養為重點,倡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以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2)導學性問題的設計可以有效促進教師角色向引導者、教學研究者和建設者的方向轉變,在教學方式上以問題的布置與引導代替傳統的“教的灌輸”,實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而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3)導學性問題的設計可以有效強化教師的教學研究,讓教師在問題設計上進行教學內容與目標的準確定位和適當取舍,在問題的解答上進行科研知識的重新梳理和構造,在科研中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3.導學性問題的設計能夠實現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育人功能
初中思想品德課上導學性問題的設計,可以讓學生對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識進行初步掌握,初步適應社會規則的種類和作用,讓學生的民主法制觀念得以完善,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的茁壯健康成長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最大限度地實現思想品德課的育人功能,
包括學生的智育和德育,全面提升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效。
三、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中導學性問題的設計
1.設計原則
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中導學性問題的設計,需要依據一定的科學原則(包括適時原則、因人循序原則、反饋強化原則、獨立性原則)才能實現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教學效果的最大化。(1)導學性問題的設計需要教師依據適時原則把握教學時機,爭取在學生思維的最佳突破口點撥、教導學生,保障學生問題思維的流暢性和高效性。(2)導學性問題的設計要求教師依據因人循序原則,即因材施教原則和循序漸進原則,結合學生的特定思維發展規律,
合理安排課堂上問題的布置與講解進度,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積累知識。接著,導學性問題的設計要求教師注重反饋強化原則,留心觀察學生在思考問題和解答問題上的反應,注意學生的反饋評價問題設計的合理性與否。(3)導學性問題的設計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獨立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獨立探索問題,最終實現知識上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
2.設計對策
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中導學性問題的可行性設計對策,可以從問題情境的創設、問題的提出以及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三個方面進行設計。(1)作為導學性問題設計的首要環節,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上,要注重情境的生活性、價值性、多元性、系統性的四維結合。(2)作為導學性問題設計的實踐環節,提出的問題要有適當的難度,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啟發性和有序性,提出的討論問題要有探討價值、延伸價值和現實價值,還要注重所提問題的差異性和普遍性。(3)作為導學性問題設計的講解環節,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上,要注重思想品德課上教師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采取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討論方式,取得合作釋疑和共同提高的思想品德教學效果。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導學案的應用可以促成“教師帶著書本走向學生”到“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書本,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教師”的順利轉型,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朱艷.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方秀文.初中思想品德課導學案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林玉紅.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如何提高導學案的實效性[J].新課程:中學,2012.
[4]張丹清.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D].揚州大學,2014.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