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陽陽
摘要:民間文化藝術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變得不堪一擊,但由于現代社會日益提倡非物質文化保護,民間藝術的保護也逐漸受到公眾的重視。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由于兩夾弦藝人對傳統音樂的保守態度,使兩夾弦的發展停滯不前,兩夾弦的藝術創新嚴重匱乏。在人們的意識中,兩夾弦的發展往往是脆弱的,創作技法也是最原始的,任何創新都是對兩夾弦藝術的反叛,更不會符合現代的審美模式。另外,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只有把兩夾弦藝術通過市場化經營才能夠使其生存和發展更加持久,兩手都要抓,既要做到保護傳統,又要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加強保護。
關鍵詞:兩夾弦 保護 傳承人 劇團
一、已采取的保護措施
(一)靜態保護
為推動兩夾弦藝術的保護,政府要進行必要的干預,應該大力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普查工作,詳細分析兩夾弦藝術的存在現狀,統計好相關民間藝人以及劇種的數目,通過靜態的書面記錄或借助科學儀器的記錄下兩夾弦的藝術形態,將他們系統化的整理成一個文件,并留以備用。定期召集傳統的藝術工作者,為他們創造一個共同的平臺,讓他們統一針對傳統藝術溝通交流,促進傳統藝術理論知識的形成,提煉出精簡的藝術形式,實現傳統藝術的與時俱進,使傳統藝術的發展始終適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旋律。
(二)動態保護
建立兩夾弦藝術團,組織老演員對青年一代進行傳帶作用,促進鄉村兩夾弦團體的正確發展;開辦兩夾弦劇種培訓班,使受眾人群對兩夾弦的來源和唱腔有更深刻的認識,為兩夾弦藝術的發展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
二、保護措施之探究
(一)政府大力支持
為保護兩夾弦這一稀有劇種,定陶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給予了大力扶持,縣財政每年投入一定資金,專門用于資料收集、曲譜編排及部分音像資料的制作,還部分解決了離、退休老藝人的生活和傳授經費。早在1994年和1998年,為解決新老藝術者藝術傳承的銜接問題,政府便成功接收30多位菏澤藝校畢業生;通過定陶縣委、市文化局的共同推進,兩夾弦的劇團受到了定陶縣教育局、農村信用聯社、縣計劃生育局等單位的關注,并獲得了他們的資金支持,有效緩解了劇團發展的現實問題;此后,通過山東省戲曲研究室的幫助,依次形成了系統化的傳統劇目匯編,整理出9集的兩夾弦卷,92個劇目,文字數量高達150萬;此外,劇團通過現代化的電子工具整理出時長總達15個小時的22個光盤,錄制了16個傳統藝人采訪紀錄片;另外,收集了近150張照片,匯總出40余冊劇本。
(二)學術界與傳承者
為保護稀有的劇種兩夾弦,今后將加大對兩夾弦保護區的走訪,采訪健在的傳統老藝人,盡可能地統計出現存的曲牌和劇目;打印出已經系統化整理的曲譜和劇本,盡可能地擴大推廣力度;最大程度采訪健在老藝人,以錄音錄像的形式全面記錄這些資料;定期舉行傳統藝術研討會,加強傳統老藝人對這些藝術的溝通和交流,提煉出理論精華,另外,以論文征集的形式完善刊物內容,編訂成冊,予以推廣。另一方面,加強劇目的匯編整理,以演出的形式擴大兩夾弦的知名度;挑選興趣濃厚和具有優秀表演性質的年輕演員,對此悉心栽培,使他們能夠在5年內獨挑大梁,完美演繹兩夾弦的精髓;此外,在繼承兩夾弦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加強對傳統藝術的創新手法,樹立創新意識,敢于突破傳統的唱腔和表演,在創新的過程中,始終要做到與時俱進,貼近當代群眾的社會主流價值觀,使傳統藝術迸發生機;加大演出頻率,從整體上擴大劇種的社會影響力,為劇種的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三)文化館與劇團的傾力配合
就現在的狀況來看,定陶縣文化館的努力取得了較大成效。要想成功構建出兩夾弦保護中心,這個過程既持久又復雜,然而我們可以發現,現實的成果似乎給人較大的鼓勵。定陶縣兩夾弦劇團演出日益增多,更多的人在聽到兩夾弦音樂之后,都感覺很親切,也很有共鳴。兩夾弦也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也通過創收一批資金來進行兩夾弦的保護工作。
當然,兩夾弦的保護不能夠僅僅依靠文化館內的推廣,這種單一的約束反而限定了兩夾弦的發展空間,因此在傳承與保護中間,我們必須要合理衡量兩者的輕重。只有將兩夾弦中所蘊含的資源轉化為生產力,通過市場化的經營獲得持久的經濟支撐,才能夠真正有效地保護兩夾弦的發展。所以說,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通過開發的形式,才能擴大非物質文化的社會影響力,更好地體現保護作用。畢竟,兩夾弦本質上仍然是傳統的民間藝術,必須要合理把握商業開發力度,使其在不失本質的同時合理地創造出支撐自己發展的經濟效益。所以其走向市場化的過程,必然是小規模的。因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兩夾弦發展所依賴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由于電子信息的發展,在過年的時候,人們不愿意再去場外看兩夾弦的表演,觀念意識有所改變。定陶縣文化館和兩夾弦劇團在推廣兩夾弦為大眾所接受和認識的活動中不遺余力。除了兩夾弦劇團出門演出和文化館推廣宣傳之外,還要到中小學進行推廣普及。毋庸置疑,所有的教育必須要從娃娃抓起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其應有的效用。兩夾弦的文化保護問題也應該從此方面著手,加大對中小學生的教育推廣,從本質上培養和發展新一代年輕人的興趣,將兩夾弦的文化淵源和重要意義講述給學生,讓他們了解兩夾弦并發掘感興趣的學生,讓兩夾弦的傳承和發展后繼有人。兩夾弦音樂在菏澤各大院校中均有講授,并作為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很多同學對兩夾弦感興趣且對傳承和保護具有很大的決心。以上的推廣方法對兩夾弦的保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只有將這一行動落實下去,才能實現對兩夾弦藝術的真正保護。
(四)兩夾弦音樂自身
當然,兩夾弦的資金保護不能只依靠政府,主要還是要靠自己來養活自己。我們不僅要使兩夾弦在演奏、表演中改革創新,更要讓其走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只有通過產業化發展的模式,兩夾弦音樂才能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持久影響力。
現實表明,創新是各個行業生存與發展的持久動力,對于兩夾弦的發展推廣,我們只有深化改革,不斷創新才能符合當下的群眾的社會主流價值觀,才能獲得穩定的社會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革新的過程中要保留兩夾弦傳統藝術特色和本質特征,才能保證其在革新中不會“變味”。此外,兩夾弦的創新工作離不開大膽的開發意識,更離不開大膽的創新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于海廣,王巨鐵.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概論[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
[2]菏澤市文化局.菏澤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匯編[M].菏澤:菏澤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09.
[3]郭乃安.音樂學,請將目光投向人[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