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自教育部新課程標準出臺并實施以后,高師聲樂教學的改革越來越受到重視。從教學內容上來看,高師教育是以培養優秀音樂師資為目的,肩負著培養音樂教育事業的骨干力量的重大責任,而聲樂教學從音樂人才培養的全局來看,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通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高師聲樂教學已經有了不少成果,在此基礎上,通過結合現代教學新理念,在教學模式的理念轉變、細節優化和創新形式上進一步探索,以期對其教學模式的優化上做出更多貢獻。
關鍵詞:聲樂教學 優化 教學方法
聲樂是一門集知識性、技能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課程,需要對目前的聲樂教學方法不斷地改進,不斷接觸和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讓高師聲樂教學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對高師培養的關鍵要求就是體現在學生畢業以后,除了要有卓越的歌唱水平,更要有過硬的教學能力。所以聲樂教學的關鍵之處就在于該如何教會“教”的問題。
現如今高師聲樂教學正處在不斷改革的關鍵性階段。新時代在不斷發展,高等教育對社會發展具有先導性和全局性,因此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而聲樂教學作為高師音樂教育的一門重要的專業理論課,深刻地影響著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培養全面的音樂教育人才,轉變聲樂教學觀念和改進教學模式成為必要的趨勢。經過不斷探索和總結實踐經驗,對于高師聲樂教學模式的優化也有一些心得,現將幾種方法總結與廣大教師分享。
一、時刻抓住以提高教學能力為重點的教學理念
聲樂教學是讓學生通過嗓音來表達思想感情,在將隨性的唱歌轉變為專業藝術能力的過程中,嗓音是需要逐漸適應的,要通過專業的發聲練習鍛煉出歌唱所要求的協調性,經過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洗滌,來提升歌唱的耐力和控制力,不斷改善原有的嗓音條件。同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發現自身在學習時遇到的困惑,尋找相應的方法來克服,而這一過程正是高師聲樂教學應該重點關注和培養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會不斷總結學習經驗,找到作為學生時的檻,未來從業后會將解決問題的經驗應用在實際教學中,更有一種設身處地的優勢,“教”的能力會得到提升。
在培養學生教學能力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學生對嗓音條件、發聲時的肌能狀態、歌唱時的呼吸方式、聲區的劃分及其情感處理等方面具有系統的了解,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歌唱技能的訓練。而教學設計的重點就在訓練上,要給學生充分自由的訓練空間和充裕的訓練時間,在自我摸索中領悟教學真諦。因此,聲樂教學要在培養和指導學生歌唱教學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訓練提高學生領悟能力和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要時刻抓住這個教學理念。
二、聲樂集體課和小組實踐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優化
聲樂小組實踐課一般要求小組成員應主要由同一年級或同一專業的學生組成,但也比拘泥于這一種形式。旨在發現同組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共同存在的問題,統一精進他們的演唱技巧,糾正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認識,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同層次的學生相互激勵、激發興趣和活躍思維。在教學中,學生和教師會一起聽、唱、評價各個小組的表現,特別是在分組上,教師應注意個體學生在演唱風格上的差異,根據學生的歌唱水平,選擇水平在同一層次的學生組成小組,但也可以將歌唱風格和特點互相助長的學生分在一組相互取長補短,同時注意每節課的教學容量和進度要安排適當。分好的小組成員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學生每一階段實際學習的掌握情況和嗓音條件及時調整班組。
聲樂集體課的教學是一種綜合的授課形式,是將聲樂知識理論化、實踐化和系統化。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學好聲樂理論的基礎知識,加強聲樂技能訓練,還要傳授聲樂的教學方法,使得培養出的學生擁有扎實的技能,懂得專業的知識,具有出色的教學能力。為了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首先加強高師聲樂教學的內容改革,加強音樂聲樂教學的實踐活動,積極舉辦和開展教師聲樂技能大賽,讓學生在明確聲樂學習目標的情況下,重視自己的聲樂理論和教學實習的環節。在教學內容上,既要把聲樂的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又要把聲樂教學的心理研究和潛能發掘相結合,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模式,及時學習聲樂研究領域高效的教學方法,比如“吐唇哼音”和“彈舌”練習法。集體授課要注重以人為本,因為學生眾多眾口難調更要因材施教,采用聽唱法、練習法、講授法等聲樂教學方法相互融合。
三、與新媒體手段形結合的聲樂教學模式探索
新媒體手段可以利用到教學模式的優化中,在教學設計時利用計算機集成和交互的特點,豐富有限的教學資源和素材,通過音頻、視頻等多媒體以更加直觀而具有吸引力的形式展示教學內容,以此來彌補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教學工具在展現教學內容上的不足。例如在聲樂技巧的演示和演唱欣賞課上,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的教學素材,讓學生欣賞和借鑒各種國內外優秀的聲樂作品,增長學生的見識,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和分析歌曲的情感內涵和技巧表達,接觸全球聲樂研究領域最前沿的動態,學習科學的發聲技巧。另外,可以采取對學生的演唱過程進行錄音、錄象的方式,讓學生找到自身存在的演唱問題,分析與優秀作品之間的差距,充分挖掘其潛力來解決問題,不僅可以提高高師聲樂教學質量,也與重點提升學生“教”的能力的教學理念相符合。
總之,聲樂教學要處理好理論與技能訓練的關系,培養學生主動性與探求能力,在教學中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性原則,并且在教學上突出重點,目標明確,對教學模式有創新,才能使高師聲樂教學充分發揮其特點,讓學生在知識水平、演唱技巧和教學能力等方面全面進步、快速發展,使高師聲樂的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培養出能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音樂教育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婉.高師聲樂教學法[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段永慧,柴廣育.對高師聲樂集體課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思考[J].長治學院學報,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