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麗琴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注重朗讀,加強積累,觸動感悟,注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在教學實操中,教師要注意盡可能地把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堅決摒棄用自己的分析解讀替代學生的主動求知,引導學生做多層次的朗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初讀 精讀 再讀
就一個人的終生學習而言,做為基礎階段的小學語文的學習是特別重要的。小學語文的學習肩負著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引導學生增加語言儲備,培養發展語感思維等重要的任務。因此,如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成為了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不得不認真思考面對的問題。
從小學語文的教學實施來看,絕大多數的課程目標是要通過單元的課文教學來實現的。所以,把這些經過精挑細選的文質兼美的課文教好,引導學生注重朗讀,加強積累,觸動感悟,注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就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最中心的任務。
從教學的方式來說,想要把一篇課文教好,一味地靠教師地分析解讀肯定是不行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是陷學生于苦讀的泥潭,教學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的。所以,在教學中,筆者盡可能地把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堅決摒棄用教師的分析解讀替代學生的主動求知,引導學生做多層次的朗讀。接下來,筆者以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翠鳥》為例,嘗試論述多層次朗讀的做法。
一、初讀掃清障礙
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對課文進行初讀與學生課前的自覺預習是不盡相同的。從效果上來說,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了恰當的引導肯定要比學生的自覺預習效果要好得多。從設計初讀教學環節的出發點來說,要求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相關的生字詞肯定是首要的任務。如果單就這一點來說,學生課前的自覺預習也是能夠做得到的。但是,要說到巧妙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準確抓住文本的突破點,緊緊圍繞文眼,巧妙設置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初步的感知等等進一步的目標就不是學生的課前預習能夠做得到的。所以,在引導學生進行初讀的環節,還是要求教師要進行充分準備的。
比如說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翠鳥》一課的時候,我就在課前準備了許多有關翠鳥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翠鳥的可愛。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我就勢布置了兩個初讀的任務:一是找出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并借助工具書弄懂生字詞的音、形、義;二是把文段中描寫翠鳥可愛的句子勾畫出來,想一想翠鳥可愛在什么地方?因為有了之前的鋪墊蓄勢,學生學習的干勁很足,很快就掌握了“翠鳥、腹部、葦稈、襯衫、透亮、清脆、一眨眼、飼養、逃脫、漁翁、石壁”等生字詞。此外,學生出能夠準確地把握翠鳥在外形和動作上可愛的特點。有一部分學生甚至還能注意到作者在描寫翠鳥時的順序。理實證明,初讀環節的有效組織為接下來閱讀教學的展開起到了很好的鋪墊。
二、精讀含英咀華
精讀是在初讀基礎上的延續,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必要環節。可以說,精讀環節做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決定著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因此,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學情設計適宜的情境問題,引導學生對重要的文段進行精讀研讀,要求學生盡可能地入情入境地朗讀,從而去體會主人公的命運和情感,進而去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個時候,特別要強調的是學生的個性化體悟而不是教師自以為是的講解。當然了,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精讀效果好不好是和教師的組織是否得當有關系的。
還是以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翠鳥》一課為例。在完成了引導初讀的環節,我緊接著引導學生對翠鳥捕捉小魚的具體例子進行了精讀,使學生對翠鳥靈敏、迅速的特點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同時也使學生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得到了增進。有了學生對翠鳥的喜愛之情的爆棚,我乘勢而為,引導學生對“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這個想法進行了分組討論,經過學生的合作交流,學生得出了這個想法于情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于理上是不可取的,因為翠鳥是野生的,在大自然里成長才是它們最好的生活方式的結論。就是這樣,學生們在學習中得到了情感的升華。
三、再讀質疑反思
如果要說初讀和精讀是從文本中學習、欣賞、借鑒的話,那么再讀就是要從雞蛋里面挑骨頭了。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唯文本是從,根本沒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更不用說有大膽的質疑反思的話,那么我們的思想是不可能有突破,學習就不可能有進步的。《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進行完初讀和精讀環節的學習之后,還是非常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反思的再讀活動的。
例如,在教學《翠鳥》的收尾階段,我就特地安排了一個質疑反思的環節,要求學生再次朗讀,提出疑問或是不同于文本的意見來。在老師的引導鼓勵之下,學生各抒己見,大膽質疑,提出了不少有深度的問題來。比如說有一個學習小組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翠鳥是可愛的,是應該得到保護的,這一點我們不否認。可是小魚呢?難道它就應該成為翠鳥的美食嗎?所以我們認為翠鳥也不是完全可愛的。”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后,引發了全班性的大討論,各學習小組間數次爭辯交鋒,最終艱難得出了一致結論,學生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也因此得到了很好地鍛煉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馬麗.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的共同問題.小學時代,2010.
[2]陳霞.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成才之路,2013.
[3]薛美英.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方法.課程教育研究,2015.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