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峰
摘要:自主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是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中教學理念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教學活動中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充分體現了學生這一學習主體,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進行自我的主動學習活動,發揮其學習潛能,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有效學習。因此,作為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從教學活動出發,論述了初中英語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試圖闡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主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 ?自主學習 ?重要性
英語新課程改革對教學活動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所談到的:“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可見,自主學習是課程改革要求下的一個教學目標,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一、初中英語教學進行自主學習的意義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學習方式,也就是說,自主學習是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在教師的積極啟發和幫助下,自主地進行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的自我學習。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自主學習,一方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極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另一方面不僅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習慣,而且還能培養其獨立分析、思考、實踐的能力,能有效地自主進行課外的學習活動,進而發展終身學習英語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一種開放的學習方式,要體現學生學習這一主體和發展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實施自主學習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最大程度上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學生自身獨立的分析、思考、實踐等方式或手段來實現學習目標。其次,對教師的角色地位進行重新定位。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這一活動主體地位發生改變,從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變成指導者和參與者。再次,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革和沖擊。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只是單純傳授語言知識,教師的“滿堂灌”與學生的被動地接受,而自主學習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是課堂教學,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有效地進行課外學習。
二、初中英語教學進行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
自主學習能促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因而,要提倡和實踐自主學習的模式。那么,在教學活動中如何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從教師與學生兩個層次入手,試圖論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
一方面,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首先,應該對學生自主學習這一活動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對這一教學活動進行良好的組織,使其有效地開展和實施。其次,創設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教師作為活動的指導者,就必須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氛圍。對此,著名教育家贊克夫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其中,所談到的“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就是要積極創設一種自由自主的氛圍,給其提供自主的空間,從而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再次,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對此曾談到:“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學活動中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了學習興趣的驅使才能使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或者自覺性增強與提高,從而開展自主學習的效果就會提高。最后,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的交流會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與疏遠,因此,師生關系的和諧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增強其學習的自覺性。可見,從教師這一層面來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是要發揮其指導作用,要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給學生留有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其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最大程度地把學生潛在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部激發出來。
另一方面,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是完成教學活動的一個主導力量,因此,英語教學自主學習的實施需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促進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和實施。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充分發揮學生全體的力量,培養學生主動研究與學習。自主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是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能使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小組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學生思想、知識的碰撞與交流。學生所進行的小組交流,不僅創造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增強學生課堂學習參與的意識,而且還凸顯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其在合作中進行學習。另外,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與探究者。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要進行自主探究,大膽進行探討和研究,注重自我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積極主動發現問題、分析思考問題、理解并掌握知識的能力,對所學知識要有意識地去思考、去懷疑,提高自我探求的意識,要主動發問,有創新精神,從而在自主探究中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自主學習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在其學習過程中積極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實現自我激勵和調節,主動收獲知識,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課堂教學最優化,實現有效教學。
自主學習,是一種新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它是學生的一種自我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我的認知和實踐學習活動。自主學習過程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自我學習的主動性并且能有效促使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同時,教師作為自主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擺脫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其積極自主、有創造性地進行學習,進而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