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芳
山東省鄒城市城前鎮尚河小學
試論班級管理的策略
孫芳
山東省鄒城市城前鎮尚河小學
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良好的班集體能給予學生大家庭的集體歸屬感,因此,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和直接負責人,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建設先進的班集體,促進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更加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責任,即分內應做的事;或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承擔的過失[3]。社會責任感是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乃至人類社會所應承擔的,表現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上的一種使命、職責、義務[4]。大學生是當代青年的先進代表,是祖國未來繁榮昌盛的建設者,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與發展的核心人力資源,其社會責任感的有與無、強與弱,直接關系到民族的興衰、國家的強盛乃至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
班級由眾多的學生個體組成,因此并不是僅靠一人之力就可以管理好的,而是需要所有的學生個體遵守共同的集體準則、削弱自己的個性,在追求共性的基礎上建設有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家庭。班主任要注意教育學生的集體觀念和自身作為集體一員應有的責任感,即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班集體產生具有煽動性的影響力,因此學生在平時要注重時刻監督、反省自己的言行,并給學生灌輸“全員參與,共建班級”的思想,動員班集體的每一個學生參與班級的建設與維護,從而使班集體能在自覺自發的基礎上實現民主、高效的管理。
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對統計思想講解透徹,就會給學生理解統計方法和學習統計原理帶來很大的困難。教師應該對一種方法的“統計思想”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夠在教學中運用自如,而不至于在方法的“汪洋”中迷失方向,也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在統計學的課堂中抓住統計方法的靈魂。例如,在上述的方差分析中,理解了方差分析的“統計思想”就是“分解變異”時,就掌握了方差分析方法的精髓。適用于方差分析的實際問題可能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牢牢掌握了該方法的統計思想,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新課標提倡教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這不僅需要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中貫徹落實,也需要在班級管理中積極實行。俗話說:“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把筷子折不斷。”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但是集體的力量卻是無窮的。班主任不僅要認識到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對于班級管理的重要作用,會促進班級中各項規定的落實和良好班風的形成,而且在學生主動地自我約束和管理中還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覺悟,加強學生自我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是貫徹、落實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主人翁精神的體現。在班主任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生的身份和角色得到了升華,不再是站在教師對立面的被管理者,而是處于班級主人身份中的管理者與建設者,這種身份無形中就對學生起著巨大的教育作用。班主任應注意在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同時,要注意班級管理方法與手段的指導,切不可讓學生把班級管理變成個人權利實施的場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管理理念與高超的管理藝術,逐漸在實踐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班級實際的管理模式,以此逐步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目標,靈活豐富的班級管理方法和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計劃。此外,班主任應注意制定計劃時長遠目標、近期目標的一致性、協調性,注意循序漸進地實現學生的合理轉變,并處理好班級中各個小群體的關系,科學地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管理與適當自我管理,從而建設紀律嚴整、凝聚力強的班集體。
班級管理既是教師對學生的行為規范和思想教育,也是領導者管理和收服人心的藝術。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注重以愛心和耐心為基礎,站在學生的立場包容學生的個性,通過說服教育、夸贊教育等不斷收服學生的心,增強自己的威信和魅力。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農村中許多問題日益凸顯,其中以土地矛盾最為顯著,涉及到的村民群體利益日益嚴峻。如果不妥善處理這些利益沖突,勢必會激發更多的社會矛盾,不利于社會和諧。因此,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律主體地位就顯得至關重要和急迫,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夸贊教育。棍棒之下出孝子是傳統的教育觀念,這種教育觀念已經不適合現代教育的發展。棍棒之下的學生容易出現自卑、性格內向、缺乏活力的特點,且根據洛克的自由教育理論,每個人的天性都應得到自由的發展。因此班主任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安排合適的班級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使學生在教師和同學的認可中積累成功的經驗,增強自信。
1、愛心教育。班主任應該認識到自身身份的多重性,一方面代表著教育的權威,學生對班主任有絕對服從的義務,另一方面班主任又是學生人生的良師益友,是學生在校生活的依靠。班主任在用紀律、制度規范等進行強制管理之余,更應該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大家長應有的愛心,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無條件地愛心和包容心,多關心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在愛的滋養中被感動,以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3、能力教育。班主任可以開設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課,通過模擬集體管理的場景,培養學生對于危機事件的處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此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師面對學生盡量不采用質疑的態度,而應該表示充分的信任,放手讓學生大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自主地進行班級管理。如果教師在授予學生班級管理權的時候有所保留和懷疑,首先會使學生不相信自己,產生畏手畏腳的感覺,在遇到問題時會習慣性地依賴教師,尋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這樣的班級管理對于發展學生的能力無意是毫無幫助的。其次,教師在授權時有所保留,也會使學生產生不被信任的感覺,這樣也會破壞師生間和諧關系的建立,不利于培養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在管理工作中學生的威信也會大打折扣,使學生的管理工作難以順利推行。因此,教師在給學生授權時,要表現出足夠的信任和放手態度,讓學生在教師的大力支持下大膽去做;教師還要注意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斗志,使學生在不斷奮斗的過程中取得進步。激勵學生,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比如樹立班級管理模范,讓其他同學有參照的范本,才能從具體行動上給予指導。教師還應注意避免榜樣示范產生攀比和嫉妒心理,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在團結合作的基礎上和平競爭。
總之,班主任懷抱滿腔的熱情與愛心,努力為學生打造如家一般溫馨的班集體,使學生在有積極向上的班風、充滿溫暖的班集體中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