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卞橋小學
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王秀麗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卞橋小學
小學生義務教育中,小學數學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門學科,那么,如何使孩子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老師要想達到教學目的,是孩子們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老師就要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給孩子創造一起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學目的。
小學數學;興趣;思維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老師要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新教學手段,開發新的教學模式,使孩子主動投入學習中來,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將采取的措施總結如下:
小學生大多數是年齡在8—12歲的小孩子,他們還處在愛玩、好動、好奇心強的年齡,他們的心理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很難在一節課45分鐘的全部時間里集中精力聽課,所以,老師要根據他們這個特點創造一個孩子喜聞樂見的課堂環境。生活中處處都有小學數學,因此,數學老師可以根據他們的生活實踐,多舉一些他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數學問題,這樣,孩子們會積極思考想象,迫不及待地去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此外,老師還可以采用一些小手段,使整個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比如講故事、猜謎語、講笑話、展示圖片等形式。例如,老師在講數學中認識“時、分、秒”這一章的內容時,可以以一個小謎語開始:“有一個東西,它沒有腳,卻一直在不停地走,它沒有嘴,卻能提醒我們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孩子們就會爭相去猜去思考,這樣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身體和心理方面發展都不成熟,合成人不一樣,小學生對一些邏輯形象的的意識還比較模糊,對具體形象食物比較感興趣,也就是說,他們的思維特點是以具象事物為主的,以此,具象的東西更直觀、深刻、更容易給他們留下印象。因此,數學老師在選取教學材料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選取一些比較直觀、感官刺激性強的東西來輔導教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關于事物概念、性質的語句,還有各類數學公式法則,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復雜的東西,那么老師怎樣才能讓他們很容易的就記住這些東西呢?比如在學習數學教材中“多少”這一章的內容時,首先讓孩子接觸的是“同樣多”的概念,教材中對于“同樣多”的解釋枯燥、邏輯性強,因此老師可以用食物展示的方法,可以用圖片展示正在參加拔河競技比賽的兩組同學,讓孩子仔細觀察,老師引導他們說出圖片中兩組人數相同,進而總結出“同樣多”的概念,這樣,通過一個真實的例子,孩子們很容易就記住了所學內容。再比如在講“比……多”的概念時,可以采用實物比較的方法,將全班同學氛圍不等的兩個小組,讓同學們觀察兩個小組有什么不同,他們就會積極思考,自然會發現有個小組人多,有個小組人少,這種情況下,老師再引出“比……多”的概念,孩子們就更容易接受,自然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數學老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對孩子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如果老師只是一味的講,完全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孩子們很容易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積極性。因此,數學老師要善于調整教學模式,開發學生的大腦,鼓勵他們積極思考,鼓勵孩子積極提問題。老師在教學的各個步驟設置問題,讓孩子自己動手解決,都會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一個好的數學老師不晉要專業知識夠嗆夠硬,還要掌握教學技巧,研究方法使孩子們積極投入學習中來。比如,老師在講“乘法”這一章時,由于孩子已經掌握了加法的運算,就可以讓他們進行相同幾個數的相加,提出和老師比賽計算的提議,這樣孩子就會一下子集中精力,想要贏過老師。在得出結果后,想孩子提出問題,為什么老師計算得比較快?除了連續相加的辦法,還有沒有別的計算方法?這樣在講課的開始設置疑問,孩子們就會帶著疑問自覺地專心聽老師講課,自然也達到了教學目的。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除了好動以外,還有就是很難對一個事物保持持續的興趣和注意力,他們常常三分鐘熱度。所以導致有些東西在學習了之后,很快就忘了。因此,在講完一節課的內容時,老師要采用多種方式對所學內容進行練習和鞏固,使孩子保持對上課內容的興趣,切忌使用單一的方法進行機械式的練習。對于小學生來說,老師可以采用猜謎語的方式或者做游戲的方式讓他們練習,學生對游戲的興趣就會帶入到數學學習中,比如找朋友、接火車、計算結果等方式,對于有些高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用競技比賽的方式組織他們練習,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提高課堂效率。
總的來說,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的學習成長關系著我們祖國的未來。小學老師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學習和成長,老師要努力創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努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自覺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