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水平河南省登封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河南登封 452470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康復護理對神經康復的影響
楊水平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河南登封 452470
[摘要]目的 探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行早期康復護理對患者術后神經康復的影響。 方法 回顧性分析高血壓腦出血行手術治療患者84例的臨床資料,其中40例采用常規護理作為對照組,44例采用早期康復護理作為研究組,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神經康復情況。 結果 術后第1天及術后第7天兩組患者Barthel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0天,研究組Barthel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入院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周,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入院時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行早期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有利于患者神經康復,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高血壓腦出血;神經康復
高血壓腦出血是神經外科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手術治療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術后患者可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目前的康復醫學普遍認為,在疾病的發病早期就應該進行康復護理,從而達到較好的康復效果[1-3]。本研究回顧性分析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患者84例的臨床資料,分析早期康復護理對患者術后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手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84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作為對照組,44例患者給予早起康復護理作為研究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早期康復護理。(1)肢體功能鍛煉:在術后1~7d(早期)就進行肢體功能鍛煉。術后1d,注意肢體姿勢擺放,術后2~3d,偏癱側肢體進行輕微活動,護理人員協助家屬進行局部推拿,促進血液循環,操作時注意適度,以免血壓升高,病情加重。術后第3天,根據患者情況,如果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可進行適度的肢體被動活動。在術后7~15d為相對穩定期,患者血壓穩定,繼續早期的患側肢體推拿及被動互動基礎上,清醒的患者患肢可進行適度主動活動。在術后15~30d為穩定期,患者病情穩定,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腦反射、電針等康復治療。(2)語言功能建立以及吞咽功能訓練:術后第2天,患者者健側我為,抬高床頭30°,注射器抽取溫開水少量,從口腔健側注入,觀察是否有嗆咳情況,如果患者能夠主動吞咽,則用這種方法喂水,以進行吞咽功能訓練,并逐漸向流質食物過度。(3)大小便訓練:有尿潴留的患者,盡量設法讓患者自行排尿。尿失禁的患者應訓練按時排尿。便秘的患者根據患者情況,盡早進行床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另外通過飲食調節,必要時配合可以使用的藥物來改善排便情況,避免患者用力排便。(4)監測不良反應:在整個早期康復護理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心電圖等。
1.3評價方法
分別在術后第1天、第7天及術后30天采用Barthel指數[4]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記分0~100分,100分表示患者日常生活互動能力良好,不需要他人幫忙,能夠控制大小便,自己進食,穿衣,行走,步行至少一個街區,可上下樓;0分表示功能很差,沒有獨立能力,全部日常生活需要幫助。分別在入院時和治療后14d,采用神經功能缺失評分[5]評價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得分范圍0~45分,0~15分為輕型,14~30分為中型,31~45分為重型。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1兩組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術后第1天及術后第7天兩組患者Barthel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30天,研究組Barthel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術后第1天 術后第7天 術后第30天研究組 44 30.1±11.0 30.8±12.1 56.2±11.5對照組 40 30.4±11.3 31.1±11.9 43.3±10.4 t 0.123 0.114 5.373 P >0.05 >0.05 <0.01
2.2兩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兩組入院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周,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入院時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入院時 術后2周研究組 44 28.9±7.6 12.1±3.5對照組 40 29.1±7.3 17.9±3.8 t 0.123 6.027 P >0.05 <0.01
高血壓腦出血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及致殘率,患者大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康復護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健康狀況,顯著改變患者的功能恢復[6-8]。康復護理的目的包括幫助腦卒中患者改善運動功能,改善語言功能,改善認知功能以及改善恢復其他受損的功能,讓患者在精神、心理以及社會上再適應,恢復自主功能、社會活動以及人際關系,最大限度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少醫療費用,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9-11]。近年來研究顯示,早起開展康復治療,能夠顯著降低患者致殘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腦卒中的患者在發病的頭3個月內,功能改善的幾率最大,因此對患者的康復護理也應持續更長的時間,以防功能減退。
與常規護理不同之處是,康復護理更注重與“自我護理”,患者腦卒中后,因患側無感覺,因此患者容易忽視患側,因此醫務工作者以及家屬應多提醒患者用患側肢體,避免患側缺乏鍛煉,而發生患側廢棄的情況,可導致殘疾。因此,在病房布置上常用的物品要放在患側,患者需要物品時,會讓健側跨越患側,這樣隨時喚起患者關注患側。醫務工作者以及家屬也應站在患者的患側方,多觸摸、關注患者的患側,增加患者對患側的關心和注意。康復護理從早期的體位擺放開始,用康復方法幫助患者翻身,康復護理貫穿在整個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根據患者情況可進行被動運動。患者的被動運動也要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患者情況,逐漸加大幅度。在術后進行穩定期后,逐漸開始患肢主動運動。在康復過程中,還應注意保證營養[12-13]。康復護理應該貫穿在整個康復過程,包括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例如進餐、如廁等。
王巍等[14]研究顯示,對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減輕腦組織損害,明顯提高患者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早期康復訓練可以使患者的語言功能、吞咽功能、肢體功能得到明顯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王雪等[15]研究顯示,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期間給予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肢體功能,促進患者缺損神經的修復,促進患者康復質量的提高。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早期康復護理,在患者術后第1天就開始引入肢體擺位,并貫穿于患者整個治療過程中。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干預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較對照組顯著改善,并且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也得到顯著改善。提示早期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后。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進行康復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狀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從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康復計劃。
[參考文獻]
[1] 陳樹娣,李柱蘭,梁臘梅,等.觀察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以及干預效果[J].吉林醫學,2015,36(8):1651-1652.
[2] 趙鈺.超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7):1963-1964.
[3] 廉殿華.腦梗死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127-128.
[4] 王丹,邱學榮,姜秀峰.燈盞花素注射液與清腦靈膠囊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NFDS評分及Barthel指數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3):428-430.
[5] 岳春華.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5,41(3):369-370.
[6] 劉蓉,鐘婷.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143-144.
[7] 葉邁蘊,鄭淑智,張孝琴.早期心理護理千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 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9-10.
[8] 牛玉秋.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3):141-142.
[9] 任慧,王敬榮.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梗死患者近期臨床影響的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71-73.
[10] 肖玉華.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山西護理雜志,2000,14(3):122-123.
[11] 黃燕.急性腦梗死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19):92-93.
[12] 段鴻俠,王輝,李一晶.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影響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功能恢復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8):77-79.
[13] 應錫玫.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8):26-27.
[14] 王巍,劉亞平,牛運祺,等.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綜合護理措施及早期康復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7):161-162.
[15] 王雪,楊宏,孫博.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5):1000.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5)23-92-03
收稿日期:(2015-06-23)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on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YANG Shuip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Dengfeng People's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Dengfeng 45247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on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84 case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4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nursed with routine care,and 44 cases of study group were nursed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Postoperative day 1 and day 7 after surgery,Barthel index of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Postoperative day 30 after surgery,Barthel index of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When admission,NHISS of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wo weeks after operation, NHISS of two groups were lower (P<0.05);NHISS of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improve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is beneficial for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