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玢
(安徽財經大學,安徽 蚌埠 233030)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一經爆發,便迅速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一場金融風暴。全球許多頂級金融機構和企業都遭受嚴重打擊,損失巨大。自本次金融危機之后,影子銀行躍上世界金融體系的舞臺,成為學者們重點研究的對象。
與此同時,我國影子銀行體系也在迅速發展壯大。自2008年以來,我國的信托資產規模幾乎年增億萬元,遠遠超過公募基金行業,直追保險業資產規模。2010年,中國信托業資金余額達到3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達7.05萬億元,而其中銀信合作的規模達了2.08萬億元。我國影子銀行的信用規模在2010年就達到10萬億元以上。由此,我們將深入探討影子銀行的內涵及其信用創造機制,為防范其風險及加強我國的貨幣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議。
歷史上最早提出影子銀行這一說法的是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麥考林。2009年后,影子銀行一詞開始躍然紙上,成為各國正式會議、文件中的官方詞匯。然而學術界針對影子銀行的相關概念、內涵、性質等方面的確定仍沒有達成共識。對于此,國內和國外的研究人員紛紛自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觀點。
綜合國內外的觀點我們可以發現,影子銀行游離于金融監管體系之外,在不同程度上代替傳統商業的諸多核心功能,并且通過無限的信貸擴張使得風險被遠遠放大。影子銀行不僅不受中央銀行、金融審慎監管當局的管轄,還涉及幾乎傳統商業銀行除吸納儲戶存款之外的所有項目。
對于影子銀行體系,世界范圍內的學者普遍認為該體系基本由5部分組成。(1)證券化業務。資產證券化是影子銀行的一個重要特點,而投資銀行在這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美林、摩根斯坦利、貝爾斯登、高盛和雷曼兄弟等金融危機前的獨立投行更是其中的代表。(2)結構化投資工具。以房地產投資信托為代表的此類機構多由銀行或金融控股公司組織,并逐漸成為其重要內化結構之一。(3)市場型金額公司。如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獨立金融公司等。(4)以經紀人和做市商主導的融資、融券活動,回購協議。(5)除銀行之外的各類支付、結算和清算便利。
近年來我國影子銀行體系發展迅猛,但受我國自身體制和歷史原因的局限,我國資產證券化停滯不前,金融市場的發展較為緩慢,暫時未形成較為成熟的資產證券化信用鏈條。我國的影子銀行多為以融資型為典型,依附于商業銀行而存在,但其自身同時也成為商業銀行的另一種補充形式。IMF報告指出,僅美國影子銀行所創造的信貸額約15萬億—25萬億美元,而歐元區約13.5萬億—22.5萬億美元之間。美、歐影子銀行總規模都超了GDP總量,而我國影子銀行信貸額不到GDP的一半。我國影子銀行的發展尚不成熟,反觀美國投行等金融機構,無論在質量還是數量上都漸入平穩發展的佳境。因此,這里我們以較為成熟的美國影子銀行體系為例,研究其信用創造機理,最終結合中國實際政策背景,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本質上,影子銀行體系圍繞金融市場運轉,且依托于商業銀行。這里需要加以區別的是,影子銀行與商業銀行的信貸中介作用的步驟、實體和資金來源有所不同。影子銀行信用創造的能力具有兩個維度:第一,影子銀行可以直接生成新的貨幣供給機制;第二,影子銀行可以間接擴大商業銀行的貨幣供給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影子銀行所形成的信用創造機制與商業銀行具有很強的相似性。影子銀行在自身資金運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貨幣供給性。下面以貨幣市場投資銀行和基金為例,分別分析影子銀行流動性的創造原理。
1.以貨幣市場基金為例。同樣作為影子銀行體系中一位重要成員,貨幣市場基金在金融市場中接收存款、提供“貸款”和流動性,扮演著與傳統商業銀行類似的角色。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被限定不得超過5%,同時短期國債1萬元起步的門檻限制了許多散戶投資者。本特和布朗創建的Reserve Primary基金籌集散戶資金,并用以投資國債,讓散戶投資者擁有分享國債高收益的機會。
20世紀70至80年代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最低門檻降到1000美元以下,大量存款開始從銀行流出,轉入貨幣基金市場。此后,貨幣市場基金開始充分發揮影子銀行的融資功能,將從散戶手中籌募到的資金不僅投資于短期國債,還投放到金融市場中信譽等級、投資回報均較高的產品中。貨幣市場基金積極游走于回購協議市場、商業票據市場的同時,也為其他金融機構及企業提供類似銀行貸款的投融資服務。
2.以投資銀行為例。作為影子銀行體系的重要成員之一,投資銀行始終馳騁在金融市場的第一線。眾所周知的華爾街,其實就是實指投資銀行。2008年之前,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雷曼和貝爾斯號稱華爾街五大投行,是獨立的投資銀行中的先驅。此外,像JP摩根、花旗集團等大型商業銀行也設立相關投行機構、業務部門,隸屬于其銀行控股公司之下。
隨著金融市場內部結構的不斷更迭變化,投資銀行的業務也發生戰略性的調整。在過去的20多年里,投行分別逐步從代理向自營轉移,從股票市場向金融衍生品業務轉移。在此期間,投資銀行為客戶提供資金,創造信用,發揮貨幣供給的職能。
這里以回購協議為例。回購協議中循環多次使用的質押品在性質上等同銀行原始存款,同時一定比例的扣減率可以類似于存款準備金率,制約投資銀行的信用生成。抵押品市價上升,扣減率低,投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增強;反之,抵押品市價下降,扣減率高,投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則減弱。以抵押品市場價值、回扣率為負相關關系的投資銀行貨幣供給運營模式類似于商業銀行的貨幣供給機制。
由投資銀行、貨幣市場基金我們可以看到,影子銀行體系在脫離央行的監管下,能夠平行、獨立地運用信用創造的機理,通過自身的資金運營提供貨幣,形成與商業銀行平行運行的信用生成機制。
1.影子銀行體系進入貨幣市場。1998年,花旗銀行同旅行者集團合并成立花旗集團,美國金融業又一次迎來了混業經營的時代,金融市場上的競爭格局也發生巨大的變化。2000年,美國第106屆國會通過《大宗商品期貨現代化法》,場外交易產品不在監管當局的管轄范圍之內。自此影子銀行逐漸以非傳統的形式步入貨幣市場,在貨幣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首先,影子銀行購買商業銀行的貸款資產組合,重組或將其轉化為長期信用資產。影子銀行發行出售改造后的證券化商品,完成了信用創造的重要一步——資產證券化。其次,影子銀行也為商業銀行提供諸如信用違約互換(CDS)等信用違約風險工具,將自身的資產負債表與信貸市場緊緊結合起來,成為傳統銀行的交易對手。
2.影子銀行體系間接放大商業銀行的信用生成能力。上述交易均需要大量資金作為后備力量支持,但影子銀行受其不能直接吸收存款的制約,必須通過諸如購買商業銀行貸款資產等方式來進行高杠桿運作。組合打包的貸款資產的大批量需求將直接作用次級貸款市場,刺激次級貸款的投放,間接擴大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
在商業銀行為影子銀行提供貸款資產組合的同時,大量的資產支持證券及其衍生品被設計生成。這些金融衍生品被生成商業銀行自身持有或對外銷售,通過高杠桿率的運作模式構成了影子銀行體系相對獨立的貨幣供給機制。
除傳統商業銀行之外,美國及歐洲等影子銀行在貨幣市場上通過回購協議、短期商業票據等工具進行融資,發行貸款。現假設如果逆回購的扣減率為2%,對應的杠桿則為50倍。由此可見,投資銀行具有十分巨大的的信用生成能力。當然,影子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并非無窮大,其最終資金融出方是私人的金融機構,而非商業銀行的最后貸款人——中央銀行。因此,一旦市場中資金鏈斷裂,流動性枯竭時,資金貸出方如若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充當最后貸款人,便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次貸危機。
與美國影子銀行體系不同,我國影子銀行較為獨立,與金融市場上金融衍生品之間的聯系也不像國外那么復雜。我國的影子銀行信用創造機制主要通過放大商業銀行信用來實現,究其根本則在于影子銀行的貸款發放不必繳納法定存款準備金。作為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調控工具,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控制銀行類金融機構衡穩的重要保障。因此,為增強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筆者在此建議:首先,央行等監管機構應將繳納存款準備金的對象擴大化,使影子銀行步入到受監管監控的梯隊中來,也將影子銀行的融資規模限制在存款準備金的繳納范圍內。其次,監管當局應引導我國的貨幣政策從數量型向價格型調控轉變。長期以來,我國的貨幣政策以數量為指標制定的依據,但影子銀行突破了資產負債表的限制,通過大量的表外業務來增加以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因此通過充分的利率市場化來實施價格型調控是大勢所趨。
[1]辛喬利.影子銀行:揭秘一個鮮為人知的金融黑洞[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2]王志剛.我國影子銀行的現狀及其影響[J].新經濟,2015,(2).
[3]薛陽.影子銀行體系信用創造機理與風險探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
[4]向宇,李淞洋.論影子銀行的作用機制及對我國的啟示[J].時代金融(中旬),2014,(1).
[5]彭文玉,孫英雋.影子銀行信用創造機制及其對貨幣供應的影響[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0).
[6]班允浩,楊智璇.影子銀行體系的信用生成機理及宏觀效應[J].武漢金融,2012,(3).
[7]周莉萍.影子銀行體系的信用創造:機制、效應和應對思路[J].金融評論,2011,(4).
[8]周莉萍.影子銀行體系的機制及其脆弱性[J].銀行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