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敏
摘 要:高校是現代社會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對高校下撥的科研經費越來越多,隨之高校所承擔的縱橫向科研項目也日益增多,所以對縱橫向科研經費進行規范的預算管理已成為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通過對實踐工作的梳理分析,總結歸納出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普遍存在的幾個方面問題,并對如何有效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研經費;管理;問題;對策
開展科學研究是高等院校培養創新人才、促進學科發展的重要途徑,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反映了一個學校的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高校科研經費是開展好高校科研工作的物質基礎,如何對高校科研經費實施有效的管理是高校財務管理面臨的重要課題。要解決好這個課題,重要的是要找準現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深入剖析原因,進而“對癥下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目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幾個問題
當今,高校從國家和社會企業等方面獲得的科研經費日益增長,在對其日常管理中的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重視科研經費立項的數量和規模,輕視對其進行科學的預算管理
現在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著重立項、輕管理的問題。高校為了鼓勵科研人員多申請課題,往往把科研立項的數量及經費多少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科技管理部門對于科研立項的數量、經費的多少、規模大小等非常重視,卻輕視了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和項目的收益。科研經費預算的編制,大多沒有財務人員的參與,而只是簡單地依靠項目負責人的經驗。由于財務部門不參與科研項目預算的編制,只負責科研經費的會計核算,簡單地對票據是否符合財務報銷規定進行檢查,不掌握項目資料和項目進展情況。項目負責人并非專業的財務人員,對成本要素考慮不周,為了申請項目,未做合理性考察,科研經費預算不能全面、準確、真實、科學地反映實際上研究成果所需的成本。有的即使較好地編制了預算,但由于有的項目委托單位只重視立項合同的成立,輕視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控制與監督,加上有的項目負責人申報項目是為了完成個人科研任務或晉升職稱的需要,導致他們在立項申報時積極主動,一旦項目被批準立項,就不再認真按照申請書或合同要求行事,使得經費預算形同虛設,不具備相應的約束力。
(二)高校科研經費的科學管理制度滯后,使縱向和橫向管理制度不平衡
現代社會科研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相對應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內部控制的建設有些滯后。國家比較重視對縱向科研經費的管理,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審計、財務、科技部門形成了較完備的管理監督體系;但對橫向科研經費,由于國家現有的法規制度和文件并沒有明確的規范和要求,管理比較粗放。大多數項目委托單位對橫向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管理沒有明確的要求,致使大多數高校未將橫向科研經費管理納入經濟責任制范圍。即使有一些制度,也只是從財務的視角出發,各有關部門之間不能形成合力對其進行科學管理,而項目負責人的職責和權限也不夠明確,可以說高校科研經費的預算、核算和決算沒有專門的財務機構具體負責。
(三)高校對科研資產和成果未能實現統一管理,致使經費使用效益不高
當今,高校大多對科研資產和成果未能進行統一管理,各部門存在著各自為政的現象。一方面,學校對固定資產的配置不合理,不能做到資源共享,導致重復購置,產生浪費。比如,科研中使用的儀器設備、圖書資料和辦公用品等都由項目組自行購置、使用、保管,這樣就必然會造成分屬不同部門管理的項目組在使用相同設備時要重復采購同樣的科研資產。另一方面,有的科研人員對科研中形成的知識產權,如科研形成的專利權、著作版權、軟件開發等的價值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沒有將其作為無形資產納入學校財務的管理體系,而只是停留在知識產權登記和檔案管理層面,造成科研經費的隱性流失。
(四)高校對科研項目過程管理及科研項目經費財務核算的信息化程度不夠
高校在對科研及經費管理中,科技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還未能形成有效統一,還未能充分利用現有信息技術,還未能搭建起信息共享、實現實時監控的信息管理網絡平臺。各部門之間、各部門和教師之間不能實現科研經費信息共享,不能完全通過網絡化信息平臺實現預算控制的管理功能。項目負責人不能通過信息平臺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隨時查看項目實際開支和結余,從而主動根據項目進展調控開支內容。財務部門與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化聯系程度不高,不能及時提供針對科研經費特點的財務管理專業化服務。
(五)科研經費審計監督不夠,績效評價體系不完善
科研經費審計監督不及時、不嚴格,科研經費使用績效評價體系不完善,致使有的科研項目結題不及時,或者結題后科研人員將結余資金用于其他項目的支出,不能及時辦理財務結項手續,項目節余資金長期掛賬,使高校財務對科研項目經費決算無法及時進行。科研項目的驗收,往往只注重技術、成果方面,幾乎沒有經費使用的績效考評內容。
二、對如何提高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效益的幾個對策
針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著的上述幾個問題,要想進一步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科學編制高校科研經費預算細則,加強監督預算執行情況
高校應由科研、財務、審計、紀檢部門共同組成綜合管理辦公室,由其對課題經費進行嚴格的預算審核,并嚴格監督科研項目預算編制及執行,使科研項目預算的編制,既符合科研的需要,又符合財務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經費的使用過程中,對項目集中、經費使用數額大的科研組,應當配備專門的財務人員,幫助項目負責人嚴格按申報合同書或任務書的規定執行,保證科研經費開支的計劃性和有序性。在驗收階段,編制財務決算要全面反映項目預算執行情況并進行績效考評。另外,還要對項目驗收結題后資產的結轉、處置、收益分配等進行追蹤考核。
(二)加強科研經費核算制度,尤其是橫向經費的核算制度
高校對科研經費管理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度。審計、財務、科技部門應形成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監督體系,對不同來源、不同渠道的科研經費,應采取不同的管理辦法。明確無論縱向、橫向課題資金,都是高校科研資金的重要來源,而不是項目負責人個人財產。建立健全學校、院系、課題組三級聯合有效管理。科研經費使用用途、范圍和開支標準必須按照項目合同書中的約定執行。
(三)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優化科研資產管理
科研綜合管理辦公室對科研資產統一進行管理,主要職責是做好固定資產登記、入賬核算和建檔管理工作。對電子設備和圖書資料等移動性比較大的資產,在項目結題時,應及時辦理移交手續。對于現有的儀器設備,實行有償調度,避免重復購置和個人占有現象的發生,提高資源的共享程度。同時還應加強對高校科研無形資產,如專利技術、著作版權、軟件等的管理,統一進行科學核算,開展資產綜合測評,促進科研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四)構建網絡化信息管理平臺,提供便捷的財務管理服務
網絡化信息管理平臺應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讓項目單位、財務、審計、紀檢等有關部門將科研項目預算、編制、審核、資產購置、結題決算等業務一并納入網絡化。通過網絡管理使得財務管理人員、審計監督人員、科研人員、資產保管人員實現信息、數據共享,能夠實時地對科研項目財務管理信息進行查詢、加工和維護,提高經費管理質量和效率。
(五)加強內部監督,建立科研經費績效評價體系
建立科研經費管理的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為了提高科研經費使用的綜合效益,保證科研項目的順利實施,學校應該嚴格內部監督與檢查,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全時段的監督檢查制度。同時,還要建立績效評價體系,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對科研成果在國際和國內獲獎的、取得資金數目重大的、規范合理使用科研經費的科研人員或者項目組進行獎勵。對挪用、轉移甚至截留科研資金的和科研經費使用不規范、效益低下的相關人員或項目組必須進行嚴肅的處理。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高校科研行為的意見教監[2012]6號.
[2]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科研項目管理的意見教技[2012]14號.
[3] ?伍海.關于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問題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3,(20).
[4] ?丁則萍.加強高校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提高科研項目績效[J].經濟師,2012,(8).
[5] ?邵積榮,鄭惠芬.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J].教育財會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