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雙 史黎黎
摘要針對水產動物營養學課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為該課程的本科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產動物營養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S-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07-375-02
Study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ZHANG Shuang, SHI Li-li*
(Fisheries Colleg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ethod were explored, 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Key words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form
廣東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水產、食品學科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該校水產養殖專業是廣東省高校本科名牌專業,共劃分為水產經濟動植物健康養殖、水產經濟動物病害防控及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三個方向。水產動物營養學是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方向的專業基礎課程,是一門研究和揭示水產動物攝入、利用營養物質全過程的學科,基礎性和應用性較強,緊密聯系水產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生產服務[1]。為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該課程的理論知識,并能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筆者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探索。
1激發學生興趣,讓教學事半功倍
21世紀是信息世紀,當代大學生可以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來學習知識,但就專業課程而言,課堂仍是大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緒論課是一門課程教學的序幕,通過緒論課,統領課本,激發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吸引學生,可以為以后課程每一章節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2]。例如,在該課程緒論課開始介紹營養的概念時,告知學生研究動物營養對人類的營養健康是有很大幫助的,將學習的內容與自我的養生結合起來,可以較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結合多渠道知識,完善教學內容
2.1合理利用教材
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水產動物營養學沒有特定的教材可供選取,目前大多采用的教材有兩本:楊鳳主編的《動物營養學》和麥康森主編的《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前者為畜牧專業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專業適用,后者雖是針對水產動物所編寫,但融入了許多飼料學知識,作為營養學課程的教材也不是十分合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結合多方面的知識,對特定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和完善,才能很好地讓學生透徹理解。如,在介紹礦物質元素鈣的營養生理功能時,一方面可以參考楊鳳主編的《動物營養學》來講述陸生動物中的概況,另一方面參考麥康森主編的《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課本,將水產動物與陸生動物進行比較,分析異同點,類比記憶,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該知識點。
2.2發掘網絡資源
水產動物營養學旨在揭示水產動物營養物質需要及代謝利用全過程,與水產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生產服務緊密聯系,該課程學習不僅需要掌握課程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對水產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發展前沿有一定了解。因而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利用龐大的網絡資源,引導學生關注相關知識,很好地使學生獲取大量信息,進而更好地與課本內容相銜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利用國家精品課程網(http://www.jingpinke.com)的網絡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是極大豐富學生課本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目前可供參考的精品課程有四川農業大學周小秋主講的動物營養學和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精品課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姚軍虎主講的動物營養學精品課程,揚州大學趙國琦主講的動物營養學精品課程,周小秋主講的動物營養學精品課程,以及中國海洋大學張文兵主講的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精品課程。要了解水產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發展前沿,關注相關行業信息的網站和知名企業的官網是十分有效的途徑。相關的網站有中國水產養殖網(http://www.shuichan.cc),中國水產頻道(http://www.fishfirst.c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http://www.feedtrade.com.cn/)及海大集團官網(http://www.haid.com.cn)等。
2.3融入科研成果
雖然目前有關水產動物營養的相關認識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較于陸生動物而言,仍然有很大差距。由于課本知識相對于學科的研究現狀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而學生僅從課本獲取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大量瀏覽相關學科的研究論文,將最近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學中。例如在講述維生素A的缺乏癥時,課本上能輕易獲知陸生動物的相關癥狀,但對水產動物并沒有完整的歸納,教師以陸生動物為基礎,輔以講解研究論文《飼料中維生素A水平對凡納濱對蝦生長、飼料利用、體組成成分及非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影響》[3],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還有助于教會學生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為后續畢業論文的完成做鋪墊。
3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3.1啟發式教學
水產動物營養學基礎性較強,傳統的教學一般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以記筆記、抄筆記、背筆記的方式來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4]。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產生興趣,教學效果難免不理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顯得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如:課前安排一些問題,讓學生主動查閱、收集資料或者進行調查研究[5]。例如:要求學生以“水產動物礦物質元素缺乏癥的研究現狀”為主題,完成一篇不少于2 000字的綜述,并作為作業提交,在無形之中誘導學生主動查閱文獻,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為其日后撰寫畢業論文打下基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搜索知識的方法比單純傳授知識更加重要。
3.2引導式教學
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的同時,適當的變換角色,讓學生當教師,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例如,在課程講述進行到“維生素的營養”時,教師先分別從概念、分類、功能等方面以其中一部分內容“脂溶性維生素的營養”為示范進行講述,而將另外一部分內容“水溶性維生素的營養”按水溶性維生素種類的不同分成硫胺素的營養、核黃素的營養、煙酸的營養、吡哆醇的營養、生物素的營養、葉酸的營養、維生素C的營養及膽堿的營養8個部分,將全班32個學生分為8個小組,每組4人,分別負責其中一部分的講授。每個小組由一人負責講述,其他人負責收集資料,提供意見。講述完成之后,教師對學生的講述做出講評,對不足之處進行補充,并綜合維生素的營養總結,讓學生全面了解該部分知識。該模式一方面能有效改善該門課程的枯燥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學生在講授之前大量查閱資料,并在制作課件時加深對知識點的深入了解,同時還能促使學生換位思考,體諒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辛苦,在后續的課堂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提高課堂質量。
3.3現場教學
水產養殖專業是該校的重點學科,廣東省名牌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水產動物營養學作為該專業營養與飼料方向的專業基礎課,可充分利用該校擁有的豐富教學科研資源。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觀摩實驗室現場教學,對課程涉及知識加深印象,同時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參與研究生的科研課題,通過學生發現問題—教師解答—實驗驗證的模式,讓學生充分掌握書本知識,主動深入研究,對課程知識更好的融會貫通。
此外,該校所處城市——湛江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水產養殖業十分發達,擁有多家國內著名的水產飼料企業,如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集團、廣東粵海飼料集團、湛江東騰飼料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均可作為水產動物營養學課程的實習基地及水產動物飼料學的生產實習基地,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生產中去,不僅能加深其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更有助于其提前熟悉未來的工作崗位,進入未來的職業角色。
4 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可以檢查教學學習效果的好壞,一方面能有效的督促學生學習,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教師的指導水平[6]。傳統的考核方式僅包含期末筆試的卷面成績,這種考評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為了規范學生學業成績考核制度,該課程采取綜合評定的方式來進行考核。考核成績由期末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兩部分組成,分別占總成績的70%和30%。其中,期末考試試卷的命題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但不僅僅考查學生對書本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成績的組成部分更加多元化,包括學生的考勤情況、課堂紀律、課堂回答問題情況、書面作業成績及實驗報告成績等。這種考評方式既可以增強教師的教學責任心,又能促使學生注意平時的學習態度和表現,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5結語
水產動物營養學對于水產養殖專業營養與飼料方向的學生來說,是一門重要的專業課。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非常重要。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改革,可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能較大程度的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為后續更多的專業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麥康森.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M].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1-6.
[2] 王祖山.大學緒論課的教學模式探討[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07,29(5):86-87.
[3] 楊奇慧,周岐存,遲淑艷,等.飼料中維生素A水平對凡納濱對蝦生長、飼料利用、體組成成分及非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07,19(6):698-705.
[4] 王艷榮,王元元,何云.動物營養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2):103-105.
[5] 李桂芳,楊曉獻,孫輝.面向21 世紀生命科學類實踐教學的改革與管理[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3):10882-10883.
[6] 王明海,馮炎.《動物營養學》教學改革研究[J].河南農業,2008(2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