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山
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第三中學
目標促發展情感促進步指導出成效
李成山
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第三中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校教育要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應重視現實,立足長遠,通過自定奮斗目標,激發學習動力;通過建立和完善班規,讓學生依“制”行事,逐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師要正確處理好管與放、嚴與寬、堵與導等關系,重視情感投入和學法指導,使學生在目標激勵和紀律約束下健康成長。
目標管理;情感投入;學法指導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宗旨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意志、身心健康以及運用所學科學文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多年的帶班經驗使筆者認為,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不要僅限于幾次考試成績的高低,也不要僅限于自己所帶班級在這幾年的成敗,而應該立足于長遠,使學生對“學是為了什么?今天的學與明天的做有什么關系?”這一問題有明確的認識,有了長遠目標才能激勵學生重視學習、努力學習。
(一)堅持長期灌輸
筆者從事班級管理工作多年,經常在第一次和學生的見面會上就提出:不要僅著眼于目前,不要僅想著自己能順利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而是必須想六年后我在干什么?十年后我又能干什么?從起始期就給學生灌輸了立足長遠的思想。這一思想未必就是學生的理想,但想了總比不想好,有了目標,他們就會為目標而努力。讓他們自定目標確立發展方向,運用班規約束他們言行。
(二)自定目標
入校初,筆者讓學生同家長認真商討后寫出一份《六年后的我》,制定奮斗目標。學生在校期間的每一份《X年后的我》筆者都完好地保存著,過一段時間找出來讓他們讀讀,談談看后的感受,作為激勵他們努力學習的原動力。
(三)建立和完善班規
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自定目標并不是拴住他們活躍的思維和多動善變的籠頭。班大人多,管理跟不上去,實現目標只是紙上談兵。筆者在擔任X班的管理工作時,結合政教處民主管理班級的要求,以“民主建班,以理制班.以人為本,自主管理”為原則,依據學生特點,創立了《在班主任指導下的值周小組管理制度》(即: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值周小組工作制度)。通過實施以上措施,班級管理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班干部的監督作用發揮效用了,措施的落實對實現目標有了“制”的約束。
為了實現入校初制定的目標,保證班級工作正常運行,筆者在以“制”行使的前提下做了以下工作。
(一)正確處理好四個重要關系
1、實與虛的關系。務實是從具體事務做起,不拘大小扎扎實實搞好班級管理。為此班主任必須深入到學生中去,認真調查研究,掌握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工作。務虛,就是擠出時間,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以適應教育教學的發展。
2、管與放的關系。管是為了不管,教是為了不教。管,主要是制定班級長期目標,把握班級工作的整體思路,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放,是在管的基礎上大膽讓學生工作。
3、嚴與寬的關系。嚴要做到以“法”治班,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在管理學生中戴有色眼鏡,不要偏袒學習好的學生。寬主要體現在處罰學生方面,以達到教育為目的,處理形式多樣化,而且要因事因人而異,不能死搬教條。
(二)重視情感投入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與自己思想意識之間的關系所表現出的切身體驗,它不僅在人們的心理活動中具有廣泛的影響,而且在人們的認識活動中和實踐活動中,尤其是在班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用平等的態度了解關愛每一個學生
和學生朝夕相處,要求班主任在為師的前提下,還要扮演好“管如嚴父,愛如慈母,親如朋友”三重角色。在教學中要嚴字當頭,對待學生時則需熱情誠懇,平等相待,以心換心,以誠對誠,使學生覺得你可親,沒有距離。
2、用愛心去教育幫助每一個學生老師的“愛”是感情與理智的高度集中與統一,是由高度責任感而產生的真摯的高尚的愛,是學生身心健康的源泉、情感的支柱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動力。班主任的愛在班級管理中能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動力,它不僅誘發了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而且影響著學生的智力、體力、情感、個性的順利成長。
3、用愛心客觀公正對待每個學生
老師要公正地、實事求是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而不是有親有疏有偏愛。優秀的學生并非完美無缺,教師要及時指出他們的不足,并幫其逐步克服。讓他們經得起批評,承擔起挫折。后進生,要親近他們,掌握他們心理的變化規律,不斷激發其奮發向上的進取心,發現閃光點,不失時機地做好轉化工作,及時給予幫助,這樣不僅提高了后進生勤動腦多思考的興趣,還能激發他們自尊自愛,嚴于律己的自律意識,變消極為積極。
4、用愛心做好個案教學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特殊的興趣和愛好。學生無論有什么愛好,只要是正當的,教師都應予以尊重。面對不聽話的學生,從關心他們成長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會把班主任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三)重視學法指導
真正達到理想的彼岸還需要用豐富的知識武裝學生的頭腦,用自身的能力去實現長遠目標。在學習中正確的方法有助于學生盡快進入角色,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信心。
1、做好前后學段學習方法的銜接與轉化指導。學生進入新一級學校后課程量加大,一時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生活。2、預習復習指導。預習習慣的養成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方法的開始。復習主要是配合各任課教師做好復習方法的指導。3、聽課方法的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生處理好聽、思、記、疑的關系。鼓勵學生大膽向各任課老師討教聽好這門課的方法及注意事項。4、后進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班主任只有徹底了解他們差的原因,才能確定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使他們由后進逐漸轉化為前進。長期地堅持才能使其學習習慣、方法有所轉變。
教育學生的工作是艱辛的,沒有目標的追求,學生可能會出現“和尚撞鐘”和“妄自尊大”的思想,不利于在激烈競爭中發展。沒有情感的投入,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和認知水平的提高。不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終會使學生的目標擱淺。只有三者的結合,才能實施有效的班級管理教育,才能使學生在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下駛向成功的彼岸。
李成山,男,漢族,中學高級教師,本科畢業,從事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有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