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紅 黃欣欣
【摘要】在關注增值稅對高校財務管理帶來影響的同時,還要充分重視在科研管理中如何貫徹增值稅政策。在進行科研工作中,要重視由于增值稅政策帶來合同、發票、增值稅管理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高校在科研的同時要密切注意增值稅政策帶來的新變化,以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轉化,促進高校教育事業不斷發展。
【關鍵詞】增值稅 高校科研管理
一、前言
自2013年8月1日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簡稱“營改增”)在全國推行以來,營改增已進入深水區。對高校來說,政策中與高校有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鑒證咨詢服務。經過幾年來高校不斷探索,“營改增”工作不斷完善,各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本人從增值稅對高校科研管理影響的角度進行分析,為其他高校提供借鑒意義。
二、增值稅對高校科研管理的影響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的執行,不僅影響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對科研工作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增值稅涉及高校科研管理的范圍
高校的科研經費主要有縱向經費和橫向經費。縱向科研經費實行預算管理,使用中嚴格按照主管部門批復的預算范圍和開支比例使用科研經費,開具財政部統一監制的行政事業性收款票據,不涉及稅款,影響微小;而橫向經費一般由企業與高校簽訂合同進行管理,類似于企業行為,而此次稅改涉及到高校的技術研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范圍主要受影響的就是高校科研的橫向項目。原來開具技貿發票繳納5%營業稅,改征為增值稅。
(二)高校應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
高校在選擇納稅人身份時有兩種: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其中一般納稅人稅率為6%,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為3%。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進項稅,小規模納稅人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由于高校選擇納稅人身份不同,其適用稅率和計稅方法不同,這使得高校可以通過其身份的選擇進行事前籌劃;高校在納稅籌劃時要綜合考慮稅收成本和非稅成本,結合高校自身實際情況,明智地選擇納稅人身份。
(三)上下游抵扣鏈條斷裂
目前增值稅改革已進入到攻堅期,在其他行業改革中存在上下游抵扣鏈條斷裂現象,例如,建筑企業在“營改增”中稅率由3%的營業稅稅率改為11%的增值稅稅率,其施工中所用的磚、瓦等材料,大多數由個體經營戶提供,他們一般要求直接現金交易,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建筑企業的上游供應商涉及很多小規模納稅人,采用3%的征收率簡易征收,也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該現象也存在高校增值稅改革中。在進行試驗臺建設與科研相結合過程中,設備廠家選擇具體提供增值稅抵用發票的廠家;另外在尋找可用抵扣項時選擇的余地也比較少,例如文科專業在進行科研活動過程中,主要投入人力成本,科研活動所上交的增值稅在尋找進行稅額過程中,不可能通過購買大量的機器設備或原材料進行抵扣,使得增值稅改革后稅負并沒有增加,情況惡劣時出現增加現象。
三、應對措施
高校作為非生產性單位,不是已盈利為最終目的,而橫向科研項目作為高校進行產學研政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亦解決高校資金來源不足的問題,針對增值稅政策高校在科研管理上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重視高校的“營改增”工作
隨著“營改增”改革全面推廣,高校增值稅逐步成為除個人所得稅之外的一重要稅種。增值稅的計征復雜、征管嚴格和法律責任重大,對高校綜合管理要求更高。在進行科研合作活動中,要充分認識到增值稅政策帶來在設備材料采購、票據、固定資產等方面新的變化,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二)加強科研人員培訓和政策宣傳
傳統觀念覺得稅收上高校應該是受保護的對象,高校教職工缺乏對稅收政策的了解,在科研工作中尤其如此。通過邀請稅務部門的專家定期舉行講座、座談等多種方式,讓師生了解各種稅收法規、政策以及具體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增強師生的納稅意識,要讓師生明白增值稅政策不僅是財務人員需要學習,科研人員也要加強學習;同時通過互動也讓稅務部門更加了解高校情況,以便更好地支持高校工作的開展。
(三)橫向科研項目理應按規定全部使用稅票
高校在進行橫向科研經費開票過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學校需認定納稅人身份,即選擇一般納稅人和還是小規模納稅人,選擇時應綜合考慮稅收成本和非稅成本,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明智選擇;其次,為加強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防止科研經費的流失,保證學校的科研經費總規模保持合理水平,學校科研部門應積極與財務部門進行探討,將稅率因素考慮在科研管理費的提取中;最后,為加大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力度,科研部門應積極協助財務部門出臺具體的稅票管理辦法,在科研活動中,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稅票的申請、開具以及經費管理等多方面工作,使得稅票管理流程清晰,分工明確。
(四)嚴格把關合同的認定程序
在進行科研活動中,科研管理部門應該使用國家統一制作的標準合同文本,規范科研合同的內容,由科研管理部門代表學校訂立合同,學校法人或委托人簽字,加蓋學校公章。充分利用合同開具增值稅發票來免征增值稅,為科研人員帶來優惠。今后合同把關將更嚴格,由國稅局將對省科技廳認定的免稅合同進行認定,若在過程中發現不符合免稅條件的,要求補繳稅金及罰金。因此嚴格把關合同的認定程序,即符合國稅的要求和規定,也使得科研合同的內容規范和詳實。
(五)增值稅按科研項目模式進行管理
在“營改增”政策出臺后,高校根據政策設立了銷項稅與進項稅兩個項目,從而實現全校總體增值稅的核算,但是把增值稅按科研模式進行管理還未實行,未能將增值稅稅款實行獨立核算,做到合理支出。因此對增值稅進行管理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對科研項目進行預算管理,預算中對合同開具發票應該支出的增值稅額進行控制;其次,要求科研人員取得的增值稅發票應與合同相關,而且在預算內的可報銷內容,進項稅額可予以抵扣。
四、小結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一種必然趨勢,對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促進經濟轉型,優化稅制結構和減輕企業稅負具有重大意義,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于高校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關注增值稅對高校財務管理帶來影響的同時,還要充分重視在科研管理中如何貫徹增值稅政策。在進行科研工作中,要重視由于增值稅政策帶來合同、發票、增值稅管理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高校在科研的同時要密切注意增值稅政策帶來的新變化,以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轉化,促進高校教育事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蔣彩萍.“營改增”對高校的影響及分析[J].會計之友,2014(8).
[2]王琦.淺議“營改增”對高校財務工作的影響[J].經濟師,2014(8).
[3]王春雷,梁文濤.增值稅的稅務籌劃探討[J].山東紡織經濟,200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