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偉國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三中學
對高中語文有效性教學策略的探究
靳偉國
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三中學
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關系到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有效教學手段,切實實現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語文教學除了靠教師的教之外,還需要學生的學,這樣師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1.高中生語文學習現狀。
(1)學習無計劃。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保證。但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計劃,整天忙于被動應付作業和考試,缺乏主動的安排。他們總是考慮“老師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2)不會聽課。主要表現在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帶著疑問去學;課堂上或開小差,或充當錄音機的角色,而不會讓自己的思路與老師保持同步;課后不及時復習,聽完課就萬事大吉。
(3)不總結,不能形成知識體系。做錯的習題不及時糾正與反思;對章節之間不能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致使知識基本上處于“游離狀態”,再多的知識也是一盤散沙,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4)不會科學利用時間。有的學生雖然整天忙忙碌碌,經常加班加點,但忙不到點子上,實際效果不佳。有的學生不善于擠時間,平時松松垮垮,臨到考試手忙腳亂。
2.課堂提問是教師主要的課堂教學行為。
整個教學活動的推進,教學環節的銜接,教學重點、難點的落實與突破,學生的思維傾向、思維訓練、語文素養發展,無不是在課堂提問中展開、形成的。正因如此,課堂提問的有效度倍受各科教師的關注。關于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論文、課題也是多如繁星,數不勝數,其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千秋,教育文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提問方法之探究》。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筆者也清醒地意識到有效提問的至關重要性,所以,長期以來,都在努力探究更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提問方法。現將自己一些淺薄之見,結文呈出,旨在引來方家之玉,以指點迷津,澄清視界。萬望如愿!
3.充分利用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每個學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潛在的和獨立學習能力,不僅如此,每個學生同時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都有一種表現自己獨立學習能力的欲望。他們在學校的整個學習過程也就是一個爭取獨立和日益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斷轉化為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隨著學生獨立能力的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增長和提高,教師的作用也發生相應的變化,最后是學生基本甚至完全獨立。
4.幫助學生確立具有個性的學習策略。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策略本質上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實際上,高效的學習策略都是個性化的,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有效的統一方式。每個人的思維類型不一樣,思維方式、學習需要、學習優勢、學習風格也不一樣。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實際具備的認知基礎和情感準備以及學習能力傾向不同,決定了不同學生對同樣的內容和任務的學習速度及掌握它所需要的時間、所需要的幫助也不同。
5.教學目標準確、明確,且具有彈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制著課堂教學的運作,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語文教學,一個單元、一篇課文、一節課,教學之前,教師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教參中的有關提示,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活動具有明確的方向。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第一要求是準確和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的準確應體現在擺脫“知識中心論”,定位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語文教學目標的明確是指目標要求不要過于寬泛,在一篇課文中,在一節課上,哪些知識只要一般了接,哪些知識需要理解并會應用,要著重訓練聽說讀寫中哪一項能力,應達到什么程度等,都應盡量細化,明確到位。
6.高中語文教師要及時的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推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升華。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以要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升華。課堂反思可以發生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某位語文老師在一次作文課上讀了一位學生構思新穎的文章。在讀完之后就聽到有學生大聲地說,抄的別人的。這時候,同學們都把目光看向了寫這篇作文的學生,他愧疚的低下了頭。出現這種比較突然的狀況,教師一時間也呆住了。然而經過短時間的反思之后,老師就把話題轉移了,他要學生說一說此篇文章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評價完成后,老師又問到:“學生們今天大家可以欣賞到如此優秀的作文,最應該謝謝誰呢?”學生們似乎突然之間就清楚了老師的用心,為這位同學獻上了非常熱烈的掌聲。老師借此機會,鼓勵學生們每一周都摘抄一篇優秀的文章。在進行教學的過程里,發生了老師沒有料到的狀況,老師經過短時間的思考,改變了原定的教學計劃,要自己的課堂教學順利的繼續下去,同時,老師在解決狀況的時候始終都在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因此,這個教師的教學反思是非常成功的。
事實表明,有效的教學唯有在教學實踐與反思后才可以實現。一個優秀教師肯定是一個優秀的反思者。反思主要為了超越,在反思的過程中不斷的明確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進行反思的老師其有效教學就會取得進一步的升華。
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僅只是一個過程,還是一種理念。我們要真正意義上的走進新課程,把教學的過程當作是交流、溝通、共享的一個過程,給學生自己探索的機會和空間,要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來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以及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1]薛艷.高中語文探究式教學的有效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0,(18):60.
[2]張慎楨.高中語文有效預習的策略初探[J].閱讀與鑒賞,2010,(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