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貞河北省趙縣前大章鄉雙廟中心小學
掌握課堂教學技巧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于 貞
河北省趙縣前大章鄉雙廟中心小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和技巧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不同學科而言,有著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需要掌握哪些教學技巧呢?
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對于小學生來說,一種新的語言往往對母語習慣形成對立。盡管他們剛涉及英語,掌握的單詞和句型甚少,但我們應該從第一節課起,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眼神、手勢、動作、表情等形式。以此來培養學生直接理解、直接學習和直接應用英語的習慣,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語的思維能力。
英語教學必須從交際的情境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1.精心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以滿足小學生尋求知識的心理需要。
小學英語教材從突出對學生的興趣培養出發,教材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情境內容。如教科書全部采用彩色圖畫,情境會話貫串全套教材;教材緊密結合兒童好新奇、愛活動、善模仿、愛說、愛唱、愛跳、愛表演的特點編排和設計教材的內容與形式。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兒童喜聞樂見的歌曲、游戲等和一些淺顯易懂的趣味故事。所以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激發學生樂學情趣,實施直觀教具,創設教學情境,如在展示新語言點時,我們可以展示教材中的實物(不同的學習用具、食品、衣物、顏色等),或畫出相應的簡筆畫,可以刺激學生大腦興奮,直接感受英語,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強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2.注意新舊知識的串聯,做到以舊引新,以新溫舊。
在復習舊課時為新課埋下伏筆,教授新課時能很好地復習已學知識。于是,學生所學的知識就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滾雪球似地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增強。
3.建立輕松愉快的競爭氛圍,以滿足學生獲取成功的心理需要。
(1)設計比賽性游戲。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可在課堂游戲中引入競爭機制。如:在練習禮貌用語時,設計搶答題;在鞏固新授內容時,設計各種擂臺賽;在單元復習時,設計各種活動,如評比拼單詞大王,開展問不倒活動等。比賽性游戲既鼓勵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2)表揚先進,鼓勵進步。注意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點滴變化,經常表揚先進,鼓勵進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4.設計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以滿足小學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需要。
(1)授課與游戲相結合,使教學內容輕松易學。教授新課時,可穿插一些游戲,如比賽、表演等,以分散難點,降低難度,使學生們能在愉快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學到知識。如:教對話Happy Birthday時,先教唱歌曲Happy Birthday,然后發頭飾,讓學生扮演對話中的角色。
(2)操練與游戲相結合,使教學效果顯而易見。如教英語招呼語時,設計了向七個小矮人打招呼的游戲,游戲中還配上歡快的士兵進行曲,學生見到了童話中熟悉的人物,樂不可支,爭先恐后地運用剛學的句子同他們打招呼。
(3)復習與游戲相結合,使教學效果更為顯著。上復習課時開展各種游戲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如教完1—10的數字后,我們讓學生帶來他們最喜愛的溜溜球,一邊玩,一邊數,學生們既玩了球,又復習了數字,一舉兩得。
5.講究教學方法優化情境。
在教學上,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教學方式,優化英語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課堂英語教學中,我常常采用音樂教學(唱英語歌)、游戲教學、課前或課后猜謎語等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提問的目的要明確。
教師要考慮通過提問讓學生得到什么,思考和認識什么,如果教師提問缺乏目的性,無的放矢,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所以課堂提問必須以教學目的為指南。在課堂教學一開始,教師用一個有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則能使學生的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讓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去分析、比較、綜合和評價教材中的重要問題。
2.掌握提問的技巧。
(1)提問要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這樣能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也為下一步提問更難的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2)給予每個學生均等的回答問題的機會。課堂提問時,要盡量照顧到多數學生,兼顧少數學生。有時可采取連鎖提問法,就是先提出一個問題,然后讓學生按座位前后、左右順序回答,接著就“Next one,next one…”地輪下去,使每個學生都有練習機會,對差生聽說能力的提高起很大作用,也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活動的密度和廣度。但對成績好的同學,可將問題的難度增大,以促進其迅速發展。
(3)盡量用較直觀、形象的提問法。運用幻燈片、投影儀、實物或簡筆畫等進行提問,可以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這樣做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接受效果。
(4)讓學生大膽設問,或教師回答,或其他學生回答。教師和學生通過互換角色能促使學生認真學習、獨立思考,不斷總結歸納,把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團體協作能力,真正使英語成為交流性語言。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親切自然的示范表演,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全身心投入,會將學生帶入自覺忘我的學習境地。因此,教師必須鉆研教材,發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根據不同的教學活動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