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內容摘要】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與傳統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必須看到這一點,從而更好地開展歷史教學。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針對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對歷史課堂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教學 ?傳統文化 ?儒家文化
隨著世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了西華文化的沖擊,這一點在青少年的身上得到了體現。高中歷史教學對于高中文科生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就現階段的歷史教學來說,教師往往只是局限于教材本身,很少看到歷史教學與傳統文化之間的密切聯系,使得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不高。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多注重傳統文化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儒家文化是我國傳統的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必須予以重視。
一、靈活運用歷史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必須以歷史教材為依托,但這并非意味著教師的教學應該局限于書本。歷史教材是結合高中生的認知習慣,以及歷史知識結構進行編制的,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予以重視。課本中有許多史料內容,教師在教授傳統文化部分的時候,不知應該傳授理論知識,還應該靈活運用這些史料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夠讓教學變得更有說服力。對于史料的使用正是活用教材的體現,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進行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中第一章“百家爭鳴”這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歷史教材。教師可以以荀子的觀點為例進行講解。歷史教材中會涉及到相關的史料內容,以及一些著作,教師應該對其加以整合,幫助學生進行吸收。比如課文中提到了荀子所著的《榮辱》,教師可以將其中的典型觀點挑出來,比如“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就會更好理解荀子的觀點,從而進一步通過儒家文化的學習掌握傳統文化,養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由此看來,教師應該在講述儒家文化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歷史教材,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儒家文化以及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將所學內容“嚼碎”之后喂給學生,他們的教學方式總體來說還是十分單一的,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喪失學習歷史的興趣。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方式中包括很多圖片、音頻和視頻文件,可以使學生更加形象地認識歷史知識。這是原本的教學方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由此看來,教師應該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進行歷史教學,讓學生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提高它們的歷史水平。
比如在進行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中第二章“儒學的興起”這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以“孔子”為例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課下查找一些和“孔子”相關的影視作品,以及相關的歷史體裁的文化作品,讓學生在課堂上對這些作品加以賞析。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加形象地認識那個時代的社會風俗,進而在文字部分的學習中加深自己對于孔子觀點的體會,并且更好地理解孔子提出儒家思想的原因和影響等內容。由此看來,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將所學的歷史知識與影視作品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
三、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營造有效的教學氛圍
對于高中文科生來講,他們平時的學習任務就較為沉重。要是教師只是讓學生通讀課本,學生就可能為被課本中密密麻麻的文字所煩惱,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結合高中文科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增加形象生動的部分,或者開展相應的課堂活動,營造有效的教學氛圍。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習,可以增強自身學習的興趣,更好地認識所學的歷史知識。同時學生根據這樣的學習方式,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進行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這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可以開展“歷史故事知多少”的課堂游戲,讓學生自由搶答。當然這樣的游戲過程建立在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針對“儒家代表人物的代表觀點”進行游戲競答,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綜上所述,儒家文化是我國傳統的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必須予以重視。傳統的歷史教學存在很大的弊端,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多注重傳統文化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首先,教師應該靈活運用歷史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最后,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營造有效的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 王紅微. 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的探索與反思[J].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2.3.
[2] 張東甍. 淺析儒家思想對當前中學德育的啟示[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