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光曉
摘 要 對新疆昌吉州農業生態環境質量進行全面客觀地評價以及預測對于新疆農業發展的維護以及生態平衡的保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此,就新疆昌吉州在2001-2011年間的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站在農業自然環境狀況、農業生產投入和農業生態環境的角度上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評價,旨在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動態評價及預測研究能夠有效地反映生態環境質量的演變趨勢,為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生態環境;農業質量;評價及預測;新疆昌吉州
中圖分類號:X82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5--02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國家在各個方面的建立都在加快腳步,在農業生態環境的發展現狀上,既有向有利方向發展的大趨勢,也有不斷惡化的隱患,所以全面客觀地掌握農業生態環境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解決目前所面臨的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對于昌吉州的農業生態環境來講,開展質量評價以及動態化研究十分必要。
1 研究區域的概況
新疆昌吉州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總面積9.39萬km2,其中山區占40.7%,平原占32.5%,沙漠占26.8%。由數據可以看出,其地形以山區居多、平原少。全州轄5縣2市1區,總人口159萬,農村人口所占比例為56.31%,有89.53萬人。該地區的土地資源較為理想,耕地面積為613.7 hm2,給全疆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隨著城鄉地區發展力度加大,耕種面積不斷減少,人口呈現集中化,農業生態環境污染情況日益明顯,雖然政府對于昌吉州的農業生態環境有一定的重視且采取了應對措施,但其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昌吉州作為新疆中重要的經濟發展地區,其農業生態環境的質量對于整個自治區的經濟建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 農業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因為農業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系統的構建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評價的各項指標必須要覆蓋農業生態環境的所有方面,并且使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反應情況處在一個有效的動態環境下。依據指標中所選取的完備性、主導性、相對獨立性以及動態行等原則[1],現將新疆昌吉州各縣在2001-2011年間的土地變更調查、農業普查等資料和實地調查資料進行整理。農業自然環境的成因可以歸為自然界系統環境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而農業生產投入則是人為活動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所以,農業生態環境的現狀為自然環境以及人為活動的共同影響下產生。
2.1 指標選取
為了進一步的得到精確的評價指標,本文運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對初選指標進行了有效地篩選,總結歸納的具體參數見表1。
評價指標權重利用特爾菲法、層次分析方等方法來進行分析[2]。
2.2 預測方法以及評價過程
考慮到評價指標變化的有模糊不確定的因素,本次研究采用了灰色系統GM(1,1)模型對農業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的變化值進行了預測,期間里的過程如下:
2.3 動態評價
3 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結果以及預測
在經過上述過程的資料統計和數學計算之后,,結果表明:在2001-2011間,新疆昌吉州的總體農業環境質量呈現優化的趨勢,綜合指數從2001年的0.315 6上升到了2011年的0.598 4。同時,質量等級也由“差”轉變為“良”。由此可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受到了政府越來越高的重視,根據結算結果進行的進一步分析,在未來的4~5 a間,該地區的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將不斷改善,且不會出現嚴重的農業生態環境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縣域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動態評價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需要相關人員進行資料收集、實地考察以及大量的數學計算,只有得到了最為精準的參數值,才能夠對下一步的生態環境預測起到有效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惠,王加義,李麗純,等.福建省農業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的時空動態變化[J].中國農業氣象,2011,32(1):56-60.
[2]劉清慧,夏禹,孟繁宇,等.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適宜度分析[J].黑龍江環境通報,2011,35(1):11-1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