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立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醫學專科院校護理道德教育的研究分析
張明立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醫學專科院校中醫德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就是護理道德教育,護理道德教育對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護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醫院對醫護人員護理道德要求的日益提高,醫學專科院校尋找一條新的途徑加強學生的護理道德教育非常重要。本文在醫學專科院校進行護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醫學專科院校進行護理道德教育的策略。
醫學專科院校;護理道德教育;必要性;策略
護理道德是護理人員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調節護理人員和醫生、病人、其他社會成員和社會等方面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規范的總稱[1]。護理道德教育是醫學專科院校醫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針對護理專業的大學生進行的特殊的人才培養形式。通過對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一系列的道德教育,加速學生護理道德知識和護理道德行為的轉化,最終培養出德行兼備的優秀護理人才。所以探究醫學專科學校加強護理道德教育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護理道德教育是醫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完善學校的護理道德教育有利于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培養德行兼備的優秀的護理人才。目前,醫院錄用護理人才的標準不僅僅是嫻熟專業的護理技能、完善的護理知識、穩定健康的心態,對護理人才醫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通過護理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醫德,培養大學生尊重病人、關心病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
目前的醫學模式正在從“生物醫學”朝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的模式轉變,產生了以家庭為單位,在社會范圍內開展的全科醫療服務,醫院成為了面向公眾、直接服務的窗口,它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同時還是以人為本政策實現的主要途徑[2]。護士是醫院的一線工作人員,隨著醫療服務模式的轉變,護士的服務對象也從病人延伸到了需要進行健康保健的社會大眾。隨著護理范圍的擴大,如果沒有很好的醫德就不能肩負起醫療服務的重任。所以醫學專科院校培養學生的護理道德有利于提升我國的醫療服務質量。
(三)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近來年,隨著醫療糾紛、護理倫理問題的不斷出現,護士和病人之間的關系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和諧社會的建設。所以加強護理人才的護理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護理人才的醫德,有利于護士正確的處理和病人之間的關系,有利于護士完美的處理與病人之間的糾紛,從而緩解護士和病人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優化護理專業的道德教育課程設置
醫學專科院校護理專業的學制安排一般是兩年在校教育,一年醫院實習。根據這樣的學制要求,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本文提出了不同階段的道德教育課程的優化策略。
第一階段就是學生入學的第一年,這個時候因為學生對于護理專業還沒有很深的認識,同時這個階段學生的課程基本上都是醫學的基礎課程,所以在這個階段對于護理道德課程可以安排基礎的醫學人文課程,比如:醫學史、醫學倫理學、醫學哲學、醫學概論等,課程設置為每學期30—38個課時,目的是加強學生對醫學的理性認識,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第二階段就是學生入學的第二年,在這個階段學校會開設很多專業的護理課程,經過第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對護理專業也有了比較系統的認識,在護理道德教育方面可以開展一些專業的護理人文課程,比如: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學概論、護理禮儀學等,每個學期安排30—38個課時的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盡快的適應醫學服務流程和模式,提高學生的醫療服務水平。第三階段就是學生在醫院的實習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會完成知識向能力的轉化,也會在實習的過程中做出正確的職業道德取向[3]。
(二)改革護理專業的道德教育的課程模式
第一,開展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方式就是通過行為、語言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就某一個問題和老師、和同學交換觀點進行探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第二,開展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就是通過在課堂上模擬醫療服務環境,讓學生切身的感受醫療服務的流程和模式,盡快的讓學生完成知識和實踐能力的轉化,提高學生的護理能力,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第三,開展自主型教學。自主型教學就是學生以教學大綱和書本的內容為基礎進行自主的研究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就發現的問題和老師、同學進行探討。或者是老師布置幾個與課程相關的課題,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自由的選擇和討論,然后將討論結果以書面的形式上交,累計到期末考試成績中。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對道德教育形成自己的理解,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三)進行全方位的護理道德教育
在醫學專科院校的教育中,應該將護理道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體系,進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體系建設。在硬件設施方面,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宿舍等學生經常活動的場所,可以通過張貼海報等形式要做好護理道德教育的宣傳。在軟件設施方面,一方面可以做好網絡的宣傳工作,在校網上開辟一個專門的版塊進行護理道德的宣傳;另一方面要做好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及時的了解學生對道德護理的觀點,糾正學生的不良心態,端正學生對護理道德的正確認識;除此之外還可以經常聘請一些醫院的優秀醫護人員就護理道德知識舉辦專業的講座,讓學生對護理道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醫護人員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們的護理道德直接影響著醫院的形象,甚至還影響著和諧社會的構建。醫學專科院校是護理人才的培養基地,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護理道德教育。首先要完善課程設置,然后要創新教學形式,最后要將護理道德教育融入到校園文化的構建中,全方位的開展護理道德教育工作。
[1]鄧周.醫學專科院校護理道德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2,(5):113-115.
[2]苗麗娟.淺談新時期以人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4,(6):275-275.
[3]盧洪信.基于當代大學生思想現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探析[J].華章,2011,(8):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