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律
【摘 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最為基礎和關鍵的練習就是朗讀。小學語文教材中選中的一些文章基本上都是文質兼美的,又有著精美的語言,因此,這也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良好素材,而內化和吸收這些優美語言的根本渠道就是朗讀。如果在教學語文時,沒有貫徹實施朗讀,就很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此,本文主要結合以下幾點闡述了提高語文朗讀教學質量的幾點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一、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愿意讀、喜歡讀,當學生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們也就更愿意去朗讀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適當的使用多種方法,利用小學生們都好動、好勝、好奇心強等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朗讀興趣,促使學生對朗讀產生濃厚的欲望。其中,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有效的一條就是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教學。因此,在教學時,語文教師要想方設法的通過導語觸情、背景生情或者是誦讀激情以及質疑釋情等環節或者手段,構建和教學內容相關的一些教學情境,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此情此景”當中,快速的和文本中的人物融為一體,將文中的一些畫面或者是意境重現在學生們的面前,讓他們都能夠“臨其境、聞其聲、見其形”,將學生思想感情上的波瀾激發出來,這樣的話,學生們的朗讀欲望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激發。例如,在教學《去年的樹》這篇文章,這是一篇具有人文特點的文章,文章中主要使用了質樸的語言將小鳥和樹之間的深厚友情以及小鳥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四處尋找樹的那種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要想更好的讓學生感受這種友情以及小鳥的這種堅持的精神,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與他們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情境,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去把握課文中的這種感情,在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這樣,在情境的襯托下,學生們的朗讀也不再是“念過去就結束”了,他們會更加積極、有感情地去朗讀。在朗讀的感染下也就更容易的體會到課文所要表達的內涵和感情了。
二、選好訓練的“點”
小學語文教學中,“讀”也是一項被引領的創造。教師首先要細讀文本,尋求朗讀的最佳路徑,朗讀時還要因文而異、因情而異且因人而異。細觀一些名師課堂,細究他們的這些過人之處,然后再站在獨特的角度上去分析,再將這些風格形成自己的教路,然后再從課文中抽出一些與之相關的語句進行整合式的朗讀指導和品讀訓練,學生們在教師這種精心的指導下也會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此外,教師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也要講求一個“精”字,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難點詞句和段落進行精心的指導,這樣也能夠收到舉一反三,畫龍點睛的效果。例如,在教學《七月的天山》這篇文章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優美詞句的品讀訓練:文章主要寫的是七月的天山,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呢?請你們把覺得作者寫得最美的句子劃下來,好好去朗讀一番,想一想你們從哪些字詞中能夠體會到七月天山的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感悟后,如果能朗讀好這些描寫雪山、雪水、溪流以及原始森林和野花等景物的語句時,他們對課文的朗讀也就基本沒什么問題了。
古人有曰:“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閱讀時,教師要大膽、有效地進行取舍,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了“一把抓”的廣而不實,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用在點子上,這樣也會使得朗讀的目標更加的明確,品悟更也就更加充分了,而且又能提高學生品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幫助學生既能夠積累語感,又能促使他們的朗讀訓練更有效果。
三、借助媒介,調動情感
小學生學習知識時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他們自身的抽象思維想象力,也就是說他們對知識的感性化認識和形象思維發散。因此,教師時,教師如果能夠在課堂中營造一種情景化的教學氛圍,既能夠消解課堂教學中可能會出現的復雜、枯燥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力走向縱深化發展的格局中。此外,教師如果能夠在朗讀訓練的過程中適當的借助多媒體輔助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利用這一教學工具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具體可感的教學空間,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化知識的體悟式理解。例如,在課前,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自制一些PPT課件,收集并且整理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影像素材。讓學生在朗讀某篇文章時,可以適當的配合播放一些和課文有關的插圖,或者是和課文內容意境相符的音樂等。然后再利用這些圖片景象或者是相關的音樂作品來營造出一份可感的情境,這樣也利于學生更有感情的去朗讀,也會更加貼近課文的意境。例如,學生在朗讀《花瓣飄香》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呈現春天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的景象,此外,也可以播放一首旋律歡快的音樂,教室里也會立即呈現出一派春天的意象,學生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也會更有感情地去朗讀文章。
朗讀教學是學生和文章情感交流的一個過程,朗讀教學也是培養學生語言興趣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語言素養的形成過程。指導學生有感情的去朗讀,對他們學習語文知識是很有幫助的,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就應該充分的發揮出朗讀獨有的魅力和效用,要不斷的優化朗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小學生的朗讀能力走向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秦莉.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幾點思考.《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年6期
[2]顧美萍.以讀為本.奏好語文教學的主旋律——略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08年第4期
[3]王風蘭.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析.考試周刊.2014.(06)
[4]樊愛霞.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的有效措施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0
(作者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新華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