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闡述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理論的基礎上,構建金融支持長效機制,并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金融支撐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發揮金融支持作用;積極創新信貸產品,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務;加強區際信貸合作,促進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金融支持;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2-0086-02
[作者簡介]郭方(1989-),女,河南南陽人,教師,碩士研究方向:農村金融與公司金融。
[基金項目]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2014169);2014年河南省社會科學普及規劃項目(218);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BJL046);河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01404);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學者專項資助項目(2013-YXXZ-20);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重點項目(14B170003)。一、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的理論基礎
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低碳發展,以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1989年日本經濟學教授Kaya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會議上提出通過數學公式將人類活動中的環境污染因素進行分解,分析影響環境變化的因素。在Kaya公式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取決于人口規模、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單位產值能耗以及單位能耗排放等四個因子,即:C=GDPP×EGDP×CE×P。其中C表示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影響碳排放量的因素有人均生產總值(GDP/P)、單位生產總值能耗(E/GDP)、單位能耗排放(C/E)以及人口(P)。
但是,Kaya公式忽略了技術因素。技術因素主要是指通過技術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支持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國家政策引導和財政金融支持。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貨幣資本,支撐經濟持續增長。在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信貸資金能夠調節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繼而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郭福春、潘錫泉(2011)通過單位檢驗、協整檢驗等方法定量分析了金融支持浙江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情況及其影響機制,發現經濟增長粗放、人口規模效應不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等依然是浙江省污染物排放量劇增的主要原因,而金融信貸服務支持能夠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對浙江新型城鎮化發展具有強勁的“推進效應”。
王曉芳、于江波(2013)以信貸資金為例,對Kaya公式進行改進,引入單位能耗信貸(Credit/E)和單位信貸貨幣碳效率(C/Credit,即單位信貸資金中所含碳排放量)等影響因素:C=GDPP×EGDP×CreditE×CCredit×P。
實證檢驗表明,貨幣能夠引導能源資源流向,優化能源資源配置;區域信貸配給不同,會導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很大差異,對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二、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金融支持長效機制
鑒于金融信貸對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能源資源配置方面的導向作用,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必須及時構建金融支持長效機制,以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環境的健康發展。
1信貸支持新型城鎮化區內長效合作機制
信貸資金支持能夠有效抑制區域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增長,推動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需要地方政府部門、信貸機構、信貸市場和有關企業的共同參與,以形成良性互動的長效合作機制(如圖1)。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其宏觀調控管理職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法規制度,及時出臺相關政策;適時加強信貸市場宏觀調控,做好對新型城鎮化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主要通過信貸市場的直接融資路徑和金融機構的間接融資路徑,為低碳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信貸市場上的金融創新,可以為低碳企業提供直接融資,而金融機構的信貸創新,可以為低碳企業提供間接融資。
圖1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區內長效合作機制2信貸支持新型城鎮化區際長效合作機制
基于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的多方參與,區域之間的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低碳企業必須及時建立長效合作機制(見圖2)。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區際長效合作機制是一種多方參與、動態發展的過程。它與區內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長效合作機制同時運行、動態互補,共同促進區域之間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地方政府及職能部門之間應加強交流合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制定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出臺及完善信貸規章制度以及相關政策等方面加強溝通,推動區際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加強區際信貸機構間的業務交流,分享信貸產品創新經驗,探索適合區際合作運營的信貸產品,推進跨區域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信貸市場作為新型城鎮化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也應嘗試交易融通,適時開發和推出跨區域交易模式和交易產品。加強低碳企業之間的投融資經驗交流,促使其積極參與跨區域投融資活動。
圖2信貸支持新型城鎮化的區際長效合作機制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的對策建議
1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金融支撐體系
擁有一個體制健全完善、運行良好的金融支撐體系,才能為新型城鎮化提供多種融資渠道和穩定良好的融資平臺。金融體系構建涉及金融制度、金融機構、金融工具、金融市場、金融監管和調控機制等方面。金融制度的制定要向鄉村發展、小微企業發展傾斜。金融機構要及時進行金融創新,為鄉村與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金融工具創新要充分考慮金融企業屬性和金融交易標的物的復雜性、交易額的杠桿性、交易時間的跨期性、交易結果的不確定性等特質,以及可能引發的政策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項目風險之間的沖突。金融產品創新就是要根據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和區域實際情況,創新設計出多元化的金融產品,以充分發揮融資共性和金融機構的中介功能,引導整個社會都參與到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創新金融產品是一個創新性系統工程,需要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低碳企業多方協同合作,以便于充分發揮信貸資金的積極作用,共同推動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發揮金融支持作用
各地方政府部門和監管部門要及時出臺有利于新型城鎮化的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節能減排領域的信貸活動。同時,地方政府還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方面的引導作用,例如,為發展低碳環保產業提供綠色貼息貸款,采取低碳項目貸款額度內存款準備金要求適當減免,增加項目貸款利率浮動范圍,出臺與綠色貼息貸款相關聯的信貸規模指導政策,促使金融機構業務向綠色低碳企業傾斜等。
3積極創新信貸產品,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務
金融機構應及時搶抓新型城鎮化的有利時機,積極創新金融信貸產品,要根據低碳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及其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影響力,提供差別化信貸資金支持,促進低碳企業自主創新,推動低碳產業健康發展。
對于重點建設的特大型低碳企業或重大低碳項目,金融機構要及時啟動區內信貸支持合作機制,為重點建設的低碳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和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對于在低碳產業鏈中有較強輻射作用和行業帶動作用的核心企業,信貸機構不僅要為核心企業提供貿易融資,還要為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提供產業鏈融資,以帶動整個產業鏈向低碳經濟轉型。對于掌握高新技術的新材料生產企業,信貸機構還可向其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等新型擔保方式融資或并購貸款融資等新型金融產品,使該類企業能夠快速提升市場競爭力,形成對傳統高碳產品的替代能力。
4加強區際信貸合作,促進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
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需要信貸支持,而僅僅強調地方金融機構的作用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在更大區域乃至全國范圍內加強金融合作,推動區際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為此,要及時啟動區際信貸機構長效合作機制,推進地方政府部門、信貸機構和低碳企業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在信貸支持力度、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加強合作交,提升跨區域金融機構信貸支持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合力,共同推動區際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最終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方,曲來超,趙柯柯創新農村融資模式探析[J]對外經貿,2014(2)(責任編輯:梁宏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