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吉雅 (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婦幼保健院,內蒙古興安盟029400)
探析冷光源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觀察
胡吉雅(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婦幼保健院,內蒙古興安盟029400)
目的:分析和探討冷光源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74例新生兒黃疸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37)和對照組(n=37),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藍光燈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冷光源藍光燈治療,并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新生兒黃疸治療過程中,冷光源藍光燈治療效果明顯,不良反應少,是新生兒黃疸較為理想的治療手段.
新生兒;黃疸;冷光源;藍光燈
新生兒黃疸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以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皮膚、黏膜、鞏膜出現黃疸等為主要病癥.一旦患兒體內膽紅素過度積聚,就會對新生兒其他部位皮膚及器官造成感染,嚴重時可誘發膽紅素腦病,甚至致殘或致死.新生兒黃疸病因及發病機制十分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其主要與膽紅素生成過多、膽汁排泄障礙、膽紅素代謝障礙等有關.臨床上治療新生兒黃疸方法較多,光療是常見手段.它可使膽紅素光異構化,產生膽綠素、無毒水溶性雙吡咯,從而通過尿液、糞便、膽汁排除.傳統藍光燈治療效果欠佳,因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74例新生兒黃疸患者臨床資料,探討冷光源藍光燈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74例新生兒黃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43例,女31例,年齡1~25(平均12.4)d;足月兒58例,早產兒10例,過期產兒6例.結合臨床癥狀,經膽紅素、紅細胞、血紅蛋白等相關檢查,全部患兒均符合新生兒黃疸臨床診斷標準[1].(肝炎、敗血癥、膽管阻塞性疾病者及對光照有禁忌癥者除外).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本組74例患兒分為對照組(n=37)和觀察組(n=37),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較高的臨床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抗感染治療,口服茵梔黃口服液等.兩組患兒用黑色不透光無菌眼罩保護雙眼,并將會陰、肛門等部位全部遮蓋.對照組患兒采用XHZ?90型新生兒黃疸治療儀進行常規藍光燈治療,照射時間為12~16 h,中間間隔8~12 h,4天為一個療程.觀察組患兒采用BT-400黃疸治療儀進行冷光源藍光燈治療,照射12~16 h,中間間隔8~12 h,4天為一療程.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應定時為患兒翻身,密切監測患兒體溫,并觀察皮疹、便秘等情況.治療前后采集患兒靜脈血標本,進行避光保存并及時送檢,并采用釩酸氧化法對血清膽紅素水平進行測定.
1.3評價指標參考新生兒黃疸療效判定標準[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膽紅素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膽紅素水平下降,但未達到正常;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膽紅素下降不明顯或增加.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水平.
1.4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37,n(%)]
2.2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血清膽紅素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血清膽紅素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比較 (n=37,x±s)
近年來,新生兒黃疸患病人數不斷增加,每年約80%早產兒和50%足月兒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癥狀[3].新生兒黃疸主要是由于血清膽紅素代謝異常,膽紅素水平急劇上升所致,主要表現:皮膚呈淺花色,嚴重者顏色加深,黃疸部位常見于軀干、鞏膜及四肢近端等,嚴重時可引起核黃疸,導致神經系統不可逆性損傷.新生兒黃疸往往病情較重,延續時間較長,加上患兒血?腦脊液屏障尚未發育完善,膽紅素腦病等多種并發癥風險較大,引起臨床高度重視.臨床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方法較多,光療是常見手段.光療儀器發出特定波譜,直接作用于膽紅素,產生光化學作用,進而改善膽紅素結構和性質.
本研究采用冷光源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高達97.30%,明顯高于使用常規藍光燈治療的對照組,同時發現觀察組患兒血清膽紅素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冷光源藍光燈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而常規藍光燈強度較低,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衰竭,無法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冷光源藍光燈具有高強度光能量,有利于降解膽紅素,同時其所產生的輻射熱能少,可降低新生兒皮疹、便秘發生率.與常規藍光燈相比,冷光源藍光燈具有以下優勢[4]:波長為420~480 nm,見效快,療效高;冷光源廣譜中無紫外線和紅外線,安全可靠,發熱、皮疹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藍光床十分柔軟,舒適性強,防止雙面光箱有機玻璃引起的皮膚擦傷.
綜上所述,采用冷光源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療效確切,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改善癥狀,是治療新生兒黃疸較為理想的方案,值得推廣應用.
[1]楊麗清,江英.冷光源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及護理體會[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6):2746-2747.
[2]戴建民.用冷光源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6):204-205.
[3]付小紅,魯紅.冷光源藍光間歇輔助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6):177-178.
[4]朱瓊芬.探析冷光源藍光燈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效果及護理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2015,9(5):60-61.
R722.17
A
2095?6894(2015)08?042?02
2015-06-22;接受日期:2015-07-09
胡吉雅.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兒科.Tel:0482?4122936E?mail:7278360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