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娟,周美欣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第二人民醫院,山東青島266400)
阻生牙小切口拔除術38例臨床效果觀察
薛娟,周美欣(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第二人民醫院,山東青島266400)
目的:對阻生牙小切口拔除術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4-01/2015-02我院收治的阻生牙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8)和實驗組(n=38).對照組給予常規切口拔除術,實驗組給予小切口拔除術.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出血量以及術后并發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阻生牙小切口拔除術對阻生牙患者進行治療,創傷性小,且預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阻生牙;小切口拔除術;臨床效果
由于人類的進化、食物精細化以及頜骨承擔重量的日益增加,人們牙齒萌出的位置日益減少,這也使得阻生牙的發病率不斷增加,阻生牙的出現使得患者經常出現冠周炎、牙尖骨吸收、頜骨囊腫、頜骨周圍軟組織間隙感染以及鄰牙遠中齲等,導致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對于阻生牙,臨床上需要盡早進行拔除.本院對76例阻生牙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旨在分析阻生牙小切口拔除術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01/2015-02我院收治的阻生牙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男45例,女31例.年齡20~48(平均38.4±3.4)歲.其中近中阻生齒34例,垂直阻生23例,水平阻生11例,遠中阻生8例.結合患者入院序號隨機分成對照組(n=38)和實驗組(n=38).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術前對患者口腔進行檢查,并采用X線片對患者阻生牙進行檢查,包括阻生牙高度、類型以及患牙與鄰牙的關系等,確定患者手術進度以及顯露程度.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切除術,口腔消毒后給予麻醉處理,取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患者牙槽神經以及舌神經,于患者第2磨牙遠中面2 cm位置作一切口,切口延伸至第2磨牙遠中面中間位置后,沿著第2磨牙的頸部方向向下直切至第1磨牙到第2磨牙的牙間隙,翻開骨膜,充分顯露牙冠,骨阻生患者去除骨阻力,并采用渦輪鉆劈開牙冠,拔除殘留牙根,給予牙窩清創,之后縫合牙齦,控制壓迫時間為0.5 h.
實驗組患者實施小切口拔除術,于患者第2磨牙遠中面1 cm位置向前方作一切口,直至第2磨牙遠中面的中間位置,顯露牙冠并切斷牙冠;第2磨牙以及第3磨牙之間無間隙的患者,應用渦輪鉆劈開牙冠,將牙骨碎片清除,并縫合牙齦創口.
術后兩組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連續治療3 d,復診后拆除縫合線.
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出血量以及術后并發癥進行觀察和對比.
1.4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以及術后出血量對比實驗組的手術時間比對照組短,術后出血量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以及術后出血量對比(n=38,x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以及術后出血量對比(n=38,x ±s)
a P<0.05 vs對照組.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后出血量(mL)實驗組 12.7±3.4a 8.3±1.0a對照組 33.2±3.9 37.2±2.1
2.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對比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對比 (n=38)
下頜阻生牙是常見口腔疾病,是指主要因牙齒局部萌出或者無法萌出,且以后無法萌出的牙.阻生牙容易導致患者牙齦感染以及疼痛,同時還會引起一系列癥狀,包括去齲齒、牙槽骨吸收以及牙齒松動等[1].常見的阻生牙主要以下頜第3磨牙以及上頜尖牙較為常見,其次則為上頜第3磨牙以及上頜尖牙.患者輕度表現為阻生牙牙冠周圍出現牙齦發炎、疼痛,嚴重者則會出現臉頰腫脹、張口困難、全身發熱以及額下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同時阻生牙還會對鄰牙牙齒造成破壞,引起鄰牙齲壞、松動以及牙槽骨吸收等,因此需要盡早拔除[2].
傳統的治療方法主要為大切口拔除阻生牙,手術時間長且出血較多,術后容易出現局部紅腫以及疼痛,對患者身心影響較大.而小切口拔除術應用高速渦輪鉆,切割力強,能夠快速將阻生部分磨除,且能夠將患牙牙冠進行切割,避開了對牙周、牙齦以及牙槽骨的破壞.小切口手術符合了高速渦輪鉆的操作需求,減少了翻瓣以及去骨,手術時間縮短,且出血少,創傷性小,術后并發癥少,符合微創手術的理念.
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出血量以及術后并發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手術時間比對照組短,術后出血量比對照組低,實驗組發生率比對照組低.這與張軍[3]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采用小切口拔除術對阻生牙進行拔除,其微創性好,且術后預后理想,值得普及.
[1]王雄.阻生牙小切口切除術60例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3,6(4):111-112.
[2]Eckert R,He J,Yarbrough DK,etal.Targeted killing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by a pheromone?guided"smart"antimicrobial peptid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2,50(11):3651-3657.
[3]張軍.阻生牙小切口拔除術80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7):67-68.
R782.1
A
2095?6894(2015)08?093?02
2015-07-18;接受日期:2015-08-09
薛娟.本科,主治醫生.研究方向:口腔醫學.Tel:0532?85165233E?mail:1166478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