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峰
【摘要】目的 分析心內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并根據不同的風險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法 詳細回顧有關于心內科疾病患者的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全面的分析及總結。結果 護士因素、病人因素、醫院因素等方面因素是心內科護理中的風險來源。結論 心內科護理存在風險的因素是多樣性的,制定一套有效的風險告知等的綜合防范措施,需要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訓練,護理文件要規范記錄,加強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關鍵詞】心內科護理;護理風險;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R743.5 【文獻標識碼】A
【Key words】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ursing; Nursing risk; Countermeasures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造成了當代人心血管發病率不斷增加,從心內科疾病預防的角度,心血管疾病呈現出預測難度大,病情變化快,死亡率高的特點,人們開始密切關注心血管疾病,所以心內科的地位日益提高[1]。因此,如何有效發揮心內科部門職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護理風險和充分發揮綜合護理的治療作用成了如今亟待解決的問題。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從本院2012年7~12月心血管疾病案例中選取55例數據進行相關實驗。在所選取的患者中包括15例高血壓患者,20例心功能衰竭患者,2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患者的年齡在50~75歲之間,平均年齡60歲。
1.2 方法
護理人員及時對與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記錄,通過分析醫療記錄,整理總結心內科護理風險,并及時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為有效的治療心血管疾病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2 結 果
通過實驗對比,從55例心血管患者的護理情況中可以發現共出現護理風險事件13例。通過分析風險事件的原因,可以得出由于護理人員護理水平的問題所占比例為13.6%;護理人員在護理風險限額占總原因比例的7.2%;最后由于醫院管理不到位而發生護理風險事故的占到2.7%。
3 討 論
3.1 分析心內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
從護理因素的角度,第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設備的出現,這就要求具有更高專業水平的人員來操作大量復雜的醫療工作。一些經驗不足的年輕護士的心理壓力過大,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護理中的風險。
第二,一些資歷較老的護士會存在一定的職業懈怠,在對患者醫療護理中沒有及時記錄相關患者存在的重點病情,導致日后無法對患者進行量化指標的描述和治療,從而存在相當大糾紛隱患。
第三,護士在醫療工作中,沒有嚴格遵守醫院的相關規定,在護理過程中比較松懈、大意等一些方面會導致差錯的事件常常發生。
第四,一些患者對心內科疾病不是很了解,所以會存在一些不安的心理,沒能很好的配合護士的護理過程,此時護士沒能和患者及時溝通,而是只關注對患者的病情護理,讓患者一直處在焦慮的狀態中。[1]
從病人因素的角度,在心內科上的一些患者患病以后未能習慣、治理生活,對一些普通的行為活動有所限制。心內科的患者主要是一老年人為主,老年人患病后悔隨著自身機體的衰落,會發生跌倒、壓瘡等風險。同時其相應的治療方法都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性。
從醫院因素的角度,醫院的環境及有關的風險控制一直影響著患者的治療。一些老年人患者的治療過程需要較好的環境條件,因為老年患者患病后會視力下降、行為活動不便,在環境差的條件下很容易導致患者跌倒。在對患者護理治療的過程中、沒有完整的風險控制的措施,護理規劃缺乏,增加了護理治療過程中的風險性。
3.2 對策分析
第一,加強護理人員的相關專業技能培訓。首先,完善醫院護理人員人才選拔制度,在進行人才選拔時,要進行必要的專業技能考核。其次,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定期組織護理知識培訓,定期組織考核,以便讓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護理工作人員不斷學習強化相應的護理專業知識。對于新任職的護理人員要盡快讓其熟悉本醫院的心血管疾病治療儀器,并及時聘請專業的律師進行法律講座,認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不斷提高法律意識,保證今后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醫院要定期組織護理專業知識的講座和交流會,通過交流和溝通,可以讓護理人員不斷學習先進的護理方法,開拓視野,這樣才更有利于不斷深化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從整體上有效提高醫院的整體護理能力。
第二,增強護士的職業精神。護士的最基本的服務意識就是以人為本,在護理治療的過程中,要時刻尊重患者,對有心理問題的患者需要加以開導,不要隨便批評患者甚至毆打,否則有可能增重患者的病情。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冷靜思考并及時向領導匯報,盡量尋求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避免事情的惡化。在護理記錄上要嚴格規范護理文件的書寫,要保證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要使用相關的法律工具來記錄護理文件,要在一個嚴格的程序中系統規范護理文件記錄的交接過程,不得隨意更改文件的內容。記錄好的護理文件一定要保護好,防止以后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糾紛風險,才能夠更好地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2]。
第三,加強護理過程的安全管理。在患者住院期間,要細心跟患者做好傳教工作,告知患者需要該注意的事項。在護理治療過程中,護士要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及多病人溝通,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讓患者很好地配合護理過程的治療。同時,也要跟患者家屬簽署相關文件,避免以后會發生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在患者出院時,要詳細了解患者病情恢復的情況。在醫院內,要做好全面的安全宣傳工作,讓患者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接受更好的治療過程[3]。
參考文獻
[1] 張 凱,王鳳春,袁桂琴.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 2008(02)
[2] 王梓凌. 淺談護理人員的維權意識[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6(04)
[3] 賈雪玲,賈雪琴. 護理人員臨床工作中護理風險因素的調查及對策[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