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紅++宋建紅
【摘要】本文通過探討急性腦梗塞后抑郁癥優質護理的效果,進而得出結論:對急性腦梗塞后抑郁癥患者實行優質護理能明顯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腦梗塞;抑郁癥;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A
急性腦梗塞后抑郁癥是腦梗塞后常見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神經功能康復,生活質量和預后,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其表現為情緒低落,意志減退,焦慮或反映遲鈍、對疾病康復喪失信心,不主動配合治療,并伴有軀體癥狀和生活機能障礙如失眠,食欲減退等。據文獻報告,腦梗塞后抑郁癥發生率達20%~60%[1]。為探討急性腦梗塞后抑郁癥優質護理的效果,我們進行了相關對照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神經內科收治的急性腦梗塞后抑郁癥患者180例,其中男102例,女78例,年齡39~80歲,平均(61.35±12.26)歲。隨機分為優質護理組(試驗組)90例和一般護理組(對照組)9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情程度、文化程度、治療方面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方法:對照組采取一般常規護理,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由于優質護理的理念是以患者為中心,夯實基礎護理,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因此根據此理念,結合本病的特點,我們制定了優質護理的重點方向是心理護理和早期康復護理。首先由科室選派2名有經驗的專科護師,并通過精神科,神經康復知識培訓考核,負責實施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每次進行心理治療30min,每周5~7次,共3周;康復護理治療,每日2次,每次40min。療程3周。
心理治療內容包括:①與患者進行情感交流。我們要以熱情,誠懇的態度關心,體貼患者,從感情上貼近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家庭情況,生活習慣,心理狀況等,找出問題形成的原因;②進行多種形式的腦梗塞、抑郁癥知識健康宣教;③向患者家屬系統講解腦梗塞、抑郁癥知識及心理衛生知識,使家屬掌握必要的疾病知識和溝通技能,鼓勵其家屬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④一對一心理指導。談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并按照腦梗塞的臨床路徑護理患者,向患者講解抑郁對病情的不良影響,采取疏導、支持和幫助等措施,減輕乃至消除其負性情緒,對患者抑郁表示理解,關注和同情,并給以安慰,引導其將負性情緒發泄出來;⑤分享成功經驗。讓病情相似的患者現身說教,充分發揮患者的角色榜樣作用;⑥采取減輕腦梗塞后抑郁癥患者心理壓力和緩解情緒的訓練方法。主要包括:支持療法、行為療法、輕音樂療法。
康復護理治療:①良肢擺放位訓練:采用正確的姿勢或保護措施,防止患側肢體脫位變形;②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有關節強直者,給以被動矯正訓練及讓患者主動運動的方式改善強直關節的活動度;③平衡訓練;④肌肉功能恢復訓練;⑤肌肉松弛訓練:有肌肉痙攣的患者,以心理誘導及被動活動為主,從心理及生理上緩解患者的肌肉緊張;⑥協調性訓練及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指導患者以正確的方式進行上下肢的協調訓練,并對力所能及的事進行自理。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均采用國際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負性情緒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按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評分[2];采用Barthl指數評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治療前兩組SDS功能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Barthl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SDS評分、神經缺損評分、Barthl指數均改善且治療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
討論
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其致殘率和致死率均非常高。腦梗塞后抑郁癥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患者神經功能的康復,增加了致殘率和致死率,因此在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最佳護理服務非常重要。在本研究中,我們制定的優質護理的關鍵措施為心理護理和康復訓練護理,符合腦梗塞后抑郁癥的護理要點,使護理在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患者的滿意度也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能更好地配合治療。本研究顯示,優質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比較,治療前兩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指數Barthl評分無統計學差異。治療后兩組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指數Barthl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改善,且優質護理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優質護理可明顯改善腦梗塞后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狀態,促進神經功能康復,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綜上所述,急性腦梗塞后抑郁癥通過優質護理可明顯降低腦梗塞的致殘率,改善抑郁狀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Morris PLP,Robinson RG,Raphael B,et al.Prevalence and course of depression disorders in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lnt J Psychiatry Med,1990,(04).
[2]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及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部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