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由于高中學生差異大,課程負擔重;課外學習效率低,學習主觀能動性差,所以在學生中開展課外學習小組的活動很有必要。
高中課外學習小組主動探究自主管理由于高中學生差異大,課程負擔重;課外學習效率低,學習主觀能動性差,所以在學生中開展了課外學習小組的活動。經過一年的實踐,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學習主動性,學生的成績有了整體提高;同學之間彼此欣賞、自主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一、活動背景
1.學生的差異大
學生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成績差異和綜合素質的差異。學生成績總是參差不齊,各學科發展也不平衡。有的學生來自城市,有的來自農村,各自的生活環境差異巨大,在興趣、特長等方面也各有特點。
2.課程負擔重
進入高中學習后,課程負擔重,表現為時間緊,難度大,平時需要解決和探討的問題更多。由于學生的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有限的課堂時間是不能將全部問題解決的,老師也不能一一發現和解決全班幾十個學生的問題。
3.課外時間安排效率低
學生的課外時間在本文中包括課間、放學后、周末等時間,即除去上課以外的時間。學生的課外時間并不充裕,而學生的許多功課都要放在課外去消化。課外若沒有一定的指導,學生往往存在學習計劃性差、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4.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差
一般來說,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做主導,學生作為受動者。雖然課堂上也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還是會限制學生的參與度和泯滅學生的探究和鉆研精神。
所以,針對高中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本校高二特優班組建了課外學習小組。
二、小組組建
課外學習小組每組六人為宜,全班分為若干小組。劃分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別、性格、學科成績、城鄉等差異,進行合理的搭配。每個組員都擔任其中一個學科的小組長,做到“人人有職,個個盡責;發揮特長,取長補短;自主管理,共同進步”。小組長負責本組該學科的發展,及時了解組員的學習狀況,幫助大家共同進步。各小組間實行整體評比。每次考完后將對各組的總分和學科進行評比。增強組員的責任意識和目標意識。
三、實施現狀
1.合理安排時間
73%的學生認為此種學習活動的開展與自己的學習無沖突。每科活動開展時間以每次20-40分鐘為宜。課外小組活動大多選擇在大課間,因為該時段時間長,學生相對集中。總體上時間安排較靈活,每周每科1-2次。各學科時間安排由組內制定,總體平衡各學科的發展,適當向薄弱學科傾斜。
2.主動擔責,自主學習
學生普遍希望本小組學科成績最好的學生擔任學科小組長,11%的學生希望能夠輪流擔任學科小組長。說明學生更希望通過小組活動能對自己的學習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能通過強烈的責任感督促自己在不同學科取得進步。
3.形式多樣,切合實際
內容由學科小組長提前安排和準備,全程由學科小組長掌控。學習的內容往往豐富多彩,有的討論近期試題中的易錯題,布置有錯的組員重做;有的分享周考中的收獲,反思經驗;有的復習本周的知識要點,并安排抽背重點知識;有的歸納答題模板;有的制定小組優差互補策略,達到共同進步;有的一起構建知識網絡;有的復習典型試題,安排組員完成,并評講。其中,最普遍的學習形式、學生最喜歡的是小組討論。總的來說,小組的內容切合學生的實際,能較好地彌補學習中的不足。
4.教師參與,宏觀指導
每周學科組長都將向科任教師反饋上周本小組課外學習的內容、組員表現及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樣,既督促了各小組堅持開展課外活動的學習,又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難點和存在的問題。有時教師參與小組的學習,并對難點進行點撥;有時在全班集中探討和解答。這樣加強了教學的針對性。教師有時還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料和學習建議,但不做統一安排,不參與具體實施。
四、效果顯著
1.成績整體提高
在本市期末考試中該班各科、各段學生都取得較大的進步。進入全市前10名的學生從原來的1名增加到4名。從學生個體來說,每個學生都至少有1-2科成績進步顯著,認為至少一科有提高的學生達到總體的78%,主要表現在地理、數學、英語等學科。小組學習有助于改進學習方法。68%的學生認為,課外學習小組的開展比學生獨自完成的效率更高。
2.主動探究
學習遇到困難時,只有13%的學生首先選擇問老師,其余學生多首先自己解決或問同學,說明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之間建立了互助互學的氛圍。每個組員都是學科小組長,通過該活動,組長會有意識地總結題目,主動收集試題并進行系統化的梳理,會努力探究學習該學科的方法,同時自己也對知識進行查漏補缺。一起分享學習的成果,引領本組不斷積極向上。這樣的活動提升了學生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3.互相欣賞
通過小組活動,學生之間能夠長時間地交流和學習,增進了彼此的了解,86%的學生認為通過合作學習,組員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學生學會傾聽和分享,也更懂得尊重他人。他們相互欣賞,比如,對同學的評價有,“知識總結全面,習題有針對性”;“學習認真踏實”;“組長領導有方,組織有序”;“注重方法、技巧、總結、規律”;“知識面廣,補充很多知識”;“學習努力,效率高,經常提出建設性方法和意見,樂于幫助同學”;還有的小組認為“每一位同學都盡職盡責,共同進步”;“每一位同學都有長處,相互促進”。可見,在一個彼此欣賞、彼此崇拜、彼此奉獻的團隊中,學習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4.自主管理
合作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92%的學生都會關注本小組的成績,有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課內、課外,學習上、生活上,同學們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在學校考核中,該班的班級管理得分一致遙遙領先,并獲一等獎。
五、問題及對策
由于是課外學習,所以有時會與學生自主安排的時間發生沖突。學生的自主監督不夠,長期堅持有困難。討論容易偏離主題,最終影響學習效率。組長在主題和形式選擇方面也會遇到困難。限于學生的能力,有的知識性問題難以解決。
小組內共同商量,制定固定學習時間表,這樣有助于組員管理自己的時間。組長提前做好準備,了解本小組近期的學習障礙,同學們的學習意愿,并針對實際情況,精選試題和知識點進行交流。教師加強指導,特別是每周及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供幫助。
每個學生在班級中既是獨立個體,也是整體的一部分。整體的良好發展將帶動個體的發展,個體的優秀表現,也會為整體樹立標桿,引領班級其他成員的進步。實踐證明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能動性才能發揮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