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懷霞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都是捧在手里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在這種蜜罐式的環境中長大,養成了我行我素,獨來獨往的習慣。他們都有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看問題及處理問題的方式,很難與他們進行心靈的溝通。但是,作為教師,必須要走進學生心靈。要想走進學生的心靈,就要尊重學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傾聽學生的心聲。
教師學生心靈 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打開教學的局面。那么,教師如何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這方面的教學體會。
一、關愛學生,用心交流
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師要對學生懷有愛心。老師的一句溫暖問候,一聲善意的提醒,一次輕輕地撫摸,都會給他們帶來溫暖,給他們增添信心和勇氣。我班的一位周某同學,父親有病去世,給他的打擊很大,想著給媽媽減輕生活的負擔,也想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致使他厭學逃課。為了能夠走進他的心靈,我與他交談,告訴他有這種想法不錯,能夠替媽媽承擔家庭的重擔。錯的是自己的做法。既然有這種為家庭減輕負擔的心,就要化悲痛為力量,加倍努力的學習,不讓媽媽再為你擔驚受怕,這也是對媽媽的愛。起初,他淡漠、觀望、不屑,但我沒有因此而放棄,一學期過去,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我給他無微不止的關愛,他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績也在不斷進步。雖然六年級重新打亂分班,我每次遇到他,他都主動熱情打招呼,親切問候的眼神中,我就知道,他已經走出悲痛的陰影,步入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來了。
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無私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我總是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不但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愛他們的生活、思想狀況,以及心里變化等。做他們的知心朋友。現在的孩子,身心浮躁,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就厭學,心里想不開,容易走極端。
我們班的菲菲同學,因為和同桌占位的問題,由原來言語攻擊,發展肢體沖突,到后來的惡語相罵,到最后菲菲哭著拿她的書包走了,并且留下最后一句話:“我要是再在這兒上學我就去死。”慶幸的是,我進校門口遇到菲菲提著書包邊哭邊走。當時,我擔心她真得要是走了,既擔心她的安全,又擔心她的心理。我問清問題后,想方設法把她留住。先讓她回辦公室,我則走進教室調查情況。進了教室,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告狀,我也了解了許多。于是,我把那個男孩叫出來,讓他們彼此找自己的錯誤,相互道歉。女孩卻拒不接受,她還說自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發誓,我知道是她的自尊心過不去這道坎。于是,我讓她走進教室,詢問同學們的意見,同學們都希望女孩留下。既解決了問題,又沒有傷害到自尊心,何樂而不為?當然,由于女孩不接受男孩的道歉,我也讓她反省找找自己的錯誤。最終說服她心甘情愿地留下來讀書,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更讓他們相互道歉。我也借此,給學生上了一課。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任何問題拿命去換時,都一文不值。孩子們也懂得了許多問題,知道遇到事情要冷靜,不要沖動,因為沖動是魔鬼。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多觀察,不管是學習好的學生還是學習相對較落后的學生。一旦發現問題之后,我就要用心交流,把他們一些錯誤的思想扼殺在搖籃里。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二、為人師表,嚴于律己,做學生的表率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著學生,都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更應該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所以,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我都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工作態度和教學方法,給學生帶個好頭,做個好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衛生是個難題,學生隨地吐痰,隨便亂扔垃圾的現象比比皆是。在這方面我嚴格要求自己,絕不隨地吐痰。于是,在衛生大掃除時我和學生一起干,看到教室衛生工具不整齊,我就動手整理整理。看到地上有果皮紙屑,我就動手掃一掃,彎腰撿一撿。學生看到老師不讓他們干活,也為自己亂扔垃圾的行為感到臉紅。從此,同學們都養成了不亂扔垃圾,遇到垃圾,主動撿起的好習慣。天長日久的潛移默化,我們班無論集體衛生還是個人衛生,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所以,教師要用自己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師德修養去教育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從心里佩服你,也愿意貼近你。這樣,心靈之間的溝通交流也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三、“軟”“硬”兼施,巧治學生心病
對于學生,不光要愛,也要嚴厲。也就是“軟”“硬”兼施,所謂“軟”“硬”兼施,即耐心與嚴厲相結合。其實,他們有機地統一起來,可以巧妙地根治學生的心病。當然,教師話語無論多么嚴厲,但不能把話說絕,要留有余地。你的出發點再好,如果教師話語過于嚴厲,可能會好心辦壞事。這樣做只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往往會適得其反。我班的李同學(化名),整天以完不成作業為驕傲,覺得自己了不起,每天都向同學炫耀今天又沒有完成作業,老師又不敢把他怎么樣!以至于別的同學也想效仿。這次,我決心治治他,于是,我給他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課。并且給他兩條路走,一是努力學習,按時完成作業。二是給父母打電話,領回家反省。雖然他整天調皮搗蛋,不完成作業,但他不愿父母知道他在學校的學習狀況,不愿讓父母操心。于是,選擇了第一種建議。由于本次思想工作做得比較深入、細致、徹底,后來,這位同學再也沒出現過反復,現在語文成績由原先的不及格到現在80多分。只有了解學生的“底細”,我的工作才能對號入座、對癥下藥。這樣,就為走進學生的心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要多找學生交心
老師在課堂上的千言萬語,也不敵課間交心時一句溝通的話語。所以無論多忙多累,我也堅持找個別生交心,見縫插針與學生溝通交流。通過與學生用心交流,這樣你就可以更加充分了解學生的一切情況,而不是問題出現了再找學生交流。老師要做到預防在先,對于每個學生還是要對癥下藥,每時每刻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與學生交心,既尊重了學生的人格,又幫助他們指出了缺點與不足,學生也樂意接受幫助他們進步。這樣學生也會不論課上還是課下都愿意親近你,樂于和你溝通交流。我們的工作也會事半功倍,這也是所任教以來中教學的一種收獲。
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我們用知識武裝自己,以心換心,維護學生自尊心,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用愛心、耐心、關心以及誠心去幫助和引導他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這也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所在。教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