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國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時代,是全球化的時代,中學教育,特別是農村中學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實現多媒體教學之路。多媒體技術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交互性的綜合處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以及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并使這些信息建立起邏輯連接,以表達更豐富、更復雜的信息,輔助教學能直觀地、生動地展現教學設想,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授課效率,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和諧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多媒體農村教育化學教學應用分析一、農村中學多媒體教學的現狀
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特別是我們西部地區是非常落后的,相比起城市和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中部發展中地區來說,經濟條件的拮據造成了教學條件的艱苦,多媒體教學對于我們這些地區來講,雖然在黨中央的關懷下,今年給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硬件設施,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以現代的眼光談論的。一言以蔽之,即起步晚、思路差。
根據我的調查結果顯示,如何讓大部分農村學校實施多媒體教學,是中國農村教育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學校在教學管理中對多媒體技術應用和發展大多數是隨波逐流的態度,所以教學結果總是不如人意,這是因為多媒體教學的管理不到位,不少教師僅僅是上在有領導視察、聽課時才使用一下,過過場面而已。雖然備課筆記的教具準備中經常出現“利用多媒體”,但事實上都是為了應付檢查。在調查過程中我發現,農村教師們在多媒體應用方面的覺悟需要進一步調動,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能夠積極主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輔助自己的教學,大多數的農村老師只是偶爾使用,或者是基本不用。原因有很多,教學資源、硬件條件匱乏、設備使用不熟練、學校管理不適應教學需要等問題都存在。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在農村教學中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實行基礎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是發展我國教育事業、改革我國教育體制的基礎一環。”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城市的教學步伐早已邁向多媒體化、信息化,而農村的教學模式大多數都還停留于傳統教學的階段。這樣的教學模式是我們亟待改變的,也是教育目光的焦點所在。
隨著當今社會科學技術不斷創新,信息技術水平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學生的認知程度也隨之改變,不再像以前一樣,傳統的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就可以解決教育問題。在多媒體早已成為一只利器或法寶來幫助各個學科教學的同時,廣大的農村地區依舊采取傳統的方式進行教育。科技改變生活,現代教學技術的應用早已是大勢所趨,我們要培養出綜合型人才,就必須在教育上緊跟時代的步伐,這樣我們培養出的學生才是當下社會和時代所需要的。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教學是將各種教學用具、投影、電影、錄像、錄音等媒體綜合利用起來,直觀地將教學內容利用文字、圖像、動畫等方式展現出來,直接形象,新穎生動,能夠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在課堂內容上,從方式上講,徹底改變了教師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改變學生對學習的認識,改變教師對教學方式的認知,是一種對老師、學生都有促進作用的方式。
三、多媒體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1.可以將化學實驗中不可見的轉變過程演示出來
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錯誤的實驗操作,可以彌補老師和學生不易直接進行實驗,而通過老師的語言描述又難以到位的不足。比如說,對水倒入濃硫酸中引起瞬間釋放大量的熱并且攜帶少許硫酸噴薄的危險場面進行模擬,以達到讓學生了解其危險程度而遵守實驗操作規定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模擬有毒有害但在短時間內無法完成的實驗:如毒性物質的實驗、鐵的生銹等,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就可以形象真實的再現實驗過程,足以讓每個同學都清楚的看見轉變過程,加深印象,深入理解。多媒體教學既培養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熱情,又使學生對課本中的教學內容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還能為老師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一舉三得。
2.可以將微觀問題宏觀化
初中化學涉及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而這些微觀粒子單用語言很難描述清楚,如果僅靠老師的口述和課本上的插圖,是很難將這些概念解釋清楚的。如果運用多媒體,就能將這些微觀粒子宏觀化,利用動畫或者圖片將物體的原理闡釋的更為清楚,例如,在講原子概念時,就可以利用PPT或者是動畫將微觀世界放大,讓學生深入理解原子、粒子、分子、中子這些微觀概念。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生動地再現事物的發展過程,體現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利用多媒體,將這些原本難以言語的虛擬概念用一個清晰的方式呈現給每一個學生,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這對于化學教學來講,是一件十分必要的舉措。
3.新形勢下通過多媒體技術把化學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
在新形勢下,農村初中化學教師第一要認識到化學的重要性。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單單重視試題性,還要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盡可能的保證學到的化學可以應用于實踐。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進行引入,讓學生從生活中得到一些啟示,通過課堂讓學生能夠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把生活中的與自己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延伸出更多的化學知識。另外在課外時間里也可以組織一些化學性質的活動,讓學生們可以有了解化學機會。
四、結束語
農村教育是中國教育最需要被關注和支援的一塊,對于農村教育來說,對待學生要不僅積極給予教育硬件設備、更要給予教育資源等軟件上的支持,如近幾年的教師培訓等。對待所存在缺陷和非人力資源的不足,要想方設法地向上級進行申請和借調,爭取將課堂效果最大化,這樣才對得起農村老師的勞動成果,才對得起學生的辛勤求學。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我們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就要將這個概念貫徹落實在教學中,努力改變教育現狀,為農村學生營造一個更為良好的學習環境,辦人民滿意的農村教育。
參考文獻:
[1]石福俊.淺談多媒體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2009,(09).
[2]郭玉文.淺談初中化學教學的基本法[J].新課程研究,2008,(06).
[3]楊志萍.創設“模式”教學尋找“靈魂”教法——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探討[J].才智,2008,(12).
[4]朱勝華.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過程的研究與實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05).
[5]D.Hung,Der-Thanq Chen.Appropriating and Negotiating Knowledge Technologies for a Community of Larners.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