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躍
在新的教育形式之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重視和培養。在中學教學的基礎教學計劃中,雖然明確地規定了地理教育的學科地位,然而,在地理教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地理課外活動的缺乏,教育設施的不完善,教師科研能力欠缺,這些問題都不容忽視且有待解決。
中學地理問題對策隨著地理新課程改革在教育領域的深入,許多中學都鼓勵教師對新課程進行探討研究,例如,研究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等。對于地理教學而言,如何能夠強化中學地理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書本上的地理知識,而且在實踐中能運用相關地理知識,成為了許多教師及教育工作者的目標。在研究過程中分析了當前我國中學地理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實施建議及對策,旨在能為我國中學地理教育的有效開展,提供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指導建議。
一、中學地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1.地理課外活動的缺乏
地理教學過程中的課外活動,對于地理課堂教學而言,有著不可代替的輔助作用。它需要在地理教師及學校的安排下,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地理課外活動能使學生深刻了解到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了解周邊環境及各地的風土人情及發展概況。地理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開闊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探究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地理科學知識、觀念和技能,特定地區的人文地理作出初步判斷和評價,有助培于養學生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和環境觀。地理課外活動的形式具有多樣性,如野外觀察實習、地理旅游、地理講座、鄉土地理研究等。但是,許多中學的地理課外活動開展較少甚至沒有,對地理課程的教學僅僅局限在課堂之上,許多概念都是通過書本直接獲得,偶爾開展些象征性的地理板報。
2.教學設施的不完善
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不同中學的教學設施、教學條件存在較大的差距。許多中學仍然存在教育基礎設施不齊全,教育經費緊張,各種網絡設備欠缺,如多媒體教室、電腦等。教學設施的不完善,給地理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沒有多媒體設備,就無法進行各種圖像的演示和視頻的播放,無法直觀地理解地理理論知識,無法在課堂教學中開發更多的地理資源。教學資源設施的單調和缺乏,致使教師在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上帶來許多的困難,絕大部分教師只能依賴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教學工作,課堂上的照本宣科,拓寬不了教育視野,豐富不了教學內容,活躍不了課堂氛圍。
3.教師的科研能力欠缺
對于地理的教學研究,地理教師的科研意識比較高,對于教育科研有著積極肯定的認識以及參與的愿望,甚至有部分地理教師還能克服困難將教育科研進行到底。但是,仍有許多的地理教師沒有付之以行動。雖然這一問題的產生與地理教學的客觀條件有關,但是也反映出一些地理教師自身科研能力的欠缺和方向的不明確。地理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有助于更好地處理地理教材,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更加容易理解課程理念,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更加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涉及到的基礎理論知識還是比較缺乏,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教師還沒有具備發現選題的能力,不能夠熟練選擇和運用常用的研究方法,教學表達能力不滿意等,這成為阻礙中學地理教育深入發展的瓶頸之一。除此之外,中學地理教師的科研相關能力,如創新能力、科研實踐操作能力、教學反思能力等,還有欠缺。這些能力的欠缺,將直接影響到地理教育科研過程的進展和科研成果的質量,所以地理教師還需要系統培養教育科研能力。
二、新形勢下深化中學地理教育的建議
1.積極開展地理課外實踐活動
開展地理教育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地理教育要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課堂走向社會和大自然。地理教育實踐活動主要包括野外的實踐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學校統一安排學生參加登山、開展夏令營、參觀氣象臺和地震局等活動。通過參加這些活動,讓學生將課堂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更加鞏固課堂上的知識。了解到更多地方的自然生存條件、經濟發展狀況、城市建設布局、民族文化特色,將來為地區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增加地理教育資金投入
開展任何的教育活動都離不開充資金做保障。地理教育在教學和實踐過程中都需要教育資金的投入,尤其是教育基礎設施的完善。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逐步展開和深化,教育已經被放在高度重視的位置。要想有效地促進地理教學效果,國家、教育部門及教學機構應該健全教學設施的建設,投入必要的教育經費。對于地理教育資金的投入,我們應該看到其長遠的價值和收益。
3.培養中學地理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地理教育科研選題,對于地理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地理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研究選題時要注意選題具有學術和實踐應用價值,選題的范圍最好小點,選題要具備可行性條件,中學地理教師要學會如何選題,而非盲目地選題。地理教師要結合地理的學科特點,有針對性地去選擇與應用教育科研方法,可以選擇一種方法為主,輔以其他的方法。由于中學地理教師真正投入到科研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對于教育科研的創新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教師的創新能力可以在學習、訓練和實踐中培養、激發和提升。教師應該樹立積極的創新意識,積極主動掌握創新性思維方法,全方位完善自己知識結構,培養和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中學地理教師是教學實踐的主要參與者,他們最有條件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當地理教師能夠在教學中積極主動反思時,無疑將有助于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吳天慧.中學地理教育面臨的新思考[J].讀寫算,2011,(54):161-162.
[2]陶承娜.地理教學加強學科間綜合的思考[J].試題與研究,2011,(21):25.
[3]陸席艷.地理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初步思考[J].讀與寫,2009,(03):134.
[4]郭磊,白廷容.關于當前初中地理教育的一點思考[J].科學咨詢,2008,(06):83.
[5]張良.農村中學地理教學探究過程中的幾點思考[J].教育界,2012,(32):137.
[6]梁玉華.面向21世紀貴州中學地理教育改革的思考[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12(02):86-89.
[7]劉永寧.中學地理教育中的可持續發展觀培養途徑探悉[D].四川師范大學,2007.
[8]彭玉聰.昆明市城區中小學教育科研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
[9]王鋒印.地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問題探討[J].泉州師專學報,1999,(02):67-70.